如今社会,家中的独生子女慢慢的变多,全家人几乎都围着一个小孩团团转。久而久之,也就导致了孩子们总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因此,在很多孩子的眼中,父母给自己买玩具是理所当然,外公外婆嘘寒问暖地照顾自己也是应该的,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也不需要感激…这都是孩子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应该引起重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该如何引导你的孩子感激他人,让他远离自私、不良的行为。
琪琪在家里堪称一个“小霸王”,她在家里最喜欢看的就是动画片。只要琪琪在家,电视就只能永远看儿童节目,全家人只能和她一起看。
有一天,外公想看新闻广播,琪琪不让。爸爸和妈妈只好打开电脑,让外公在电脑上看新闻。琪琪一会儿又跑了过去,一把从爷爷手里夺过鼠标,大声喊道:“不许看了!我要玩游戏!”
平时生活里,琪琪不仅霸占了电脑、电视机、ipad,还霸占了客厅的沙发,沙发上摆满了她的玩具、玩偶。每当有人想碰她的东西时,她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里人头疼得很。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不懂事,等长大了就不会再这么自私了。”但事实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一种本能的冲动,在成人世界里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自私”。随着孩子的成长,当他上学和小伙伴交往时,他“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会使他失去很多朋友,变得孤立。那么孩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呢?
一、 孩子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1. 假想观众效应
自我意识发展所带来的“假想受众效应”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孩子们会坚持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和他们对自己的关注应该是平等的,此外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应该也和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高度一致,这就是假想的观众效应。
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就会特别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角色,并期待他人给予他们认可和积极的反应。这导致孩子在服装搭配、发型选择或外貌修饰上都格外小心,为了在他人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他人的积极关注。
一旦他们得不到别人的注意和表扬,他们就会感到非常沮丧,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地造成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自卑或社交焦虑。
2.自我意识膨胀
自我意识膨胀导致的“个人神话”,是孩子以自我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许多孩子开始仅仅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自我意识的膨胀和认知的局限性,会常常致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思想和情感,甚至偏执的相信他们的情感和经验是不同的。当别人无法理解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从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通常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心理学中叫做“个人神话”。
3. 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宠爱
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因为孩子从小受到家人的过度宠爱,处处不求回报地给予。让孩子在大脑中习惯性认为:“只要是自己想要,不论过程怎么样,只要我一哭一闹,最后都会乖乖送到我手里来。”于是孩子的占有欲越来越强,甚至经常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哥白尼在《日心说》中久曾强调“宇宙的中心位置是太阳”。正是因为孩子们常常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喜欢表现自己,久而久之就变得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与忽视。但家长们也别太过着急,只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尽早发现并改善孩子的问题即可。
二、“以自我为中心”孩子的表现
1.不懂得关心别人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为人处世总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会变得自私自利,不讨人喜欢。
2.固执己见,唯我独尊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情,总是秉承着自己决定一切的态度,固执己见,对别人善意的建议不予理会,永远感觉自己是对的。
3.自尊心过强,有明显的嫉妒心理
孩子在平时就表现出很明显的自尊心,如果别的小伙伴做了一件很成功的事会非常生气和嫉妒,而如果身边的小伙失败了,则会幸灾乐祸,总喜欢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作对比。
因此,要想改变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家长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三、要改变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1. 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
在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自己,建立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规则的保护下,孩子们有权利在安全的情况,真实自由地去体验外面的世界,从而建立一个清晰而强大的内心世界。
2.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
在家庭中,父母不仅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和空间,还要学会尊重自己。换句话说,家长们需要以一种真正的方式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家长们需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同样也应该受到尊重。
3.坚决并正确地执行规则
在执行规则时,父母需要准备好提前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坚决执行。外界的一些事物还是会某些特定的程度地影响和触动孩子内心的消极情绪。譬如不接受父母的意见,对同伴的排斥,孩子会说出自己难听的话,走开的现象,这些都是孩子内在脆弱的表现。
这时候,家长可以耐心地陪着孩子说:“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被拒绝的感受很不好。是的。但是需要这样来做。你可以的。”一遍一遍地用语言引导孩子来接纳这件事情。如果孩子情绪很激烈的话,家长可以再放慢节奏,等待孩子,直到情绪流淌出去。
当孩子情绪处于平静的状态时,家长再次坚定地让孩子接纳被拒绝的事实。通过很多次这样的过程,孩子就可以将这些规则肉体化了,从而学会与同伴在交往中能够彼此相互尊重,为建立稳定而亲密的关系奠定一个基础。
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瞬间就能纠正的。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引导,让孩子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