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医好时代已经到来欢迎报考!好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志愿指导:学医好时代已经到来欢迎报考!
谈高考志愿:学医好时代已经到来,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冒着“被雷劈”的风险,对那些想学医,又适合学医的学子们说,去大胆的报考医学院吧!
本头条号由协和医学院博士创建,与一群志同道合医生共同打造!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追求卓越,铸造精品!还原医生真实形象,传递正能量!
高考填报志愿日益临近,要不要学医又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一些观点让很多想学医的人犹豫不决,甚至放弃了学医的念头!到底要不要报考医学院,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要问自己你了解学医的过程吗?你了解医生这样一个职业吗?
绝对不能被一些偶像剧所蒙蔽,那里面的情节和真实的情况相差甚远。作为临床工作了近10年,经历了传统的考研、考博过程,一路走来并持续关注医疗事件的业内人士,撇开那些感情因素及高大上的所谓原因,今天和大家详细聊聊要不要学医!
纵观历史和世界,医生无疑是最好的职业之一,但因多年的医疗体制的积弊: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持续存在,加上不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顾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歪曲报道事实真相,类似“八毛门事件”、“丢肾门事件”加剧了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仇视”,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医生职业很长一段时间被黑化,甚至尊严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以至于“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不知何时成为业内人士的“至理名言”!
优秀的考生不学医成为医界之痛、民族之痛!任何劝人学医的文章评论区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一片哀鸿遍野!原因无外乎:学习周期长,学费贵,学习就业压力大、工作辛苦,工资低,医患紧张等因素。
但凡事都不绝对,需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关部门早已意识到医疗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各项医疗改革措施稳步推进,要不要学医需要全面了解医学的基础上,利用发展的眼光,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综合判断。
医生就是医生,它只是一个职业,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职业,是一个既需要有相应的职业精神又食人间烟火的职业。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还有就是看病方便。另外,医生的朋友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谁不愿意认识一名医生呢?不过请注意,现在有的地方已经把带亲朋好友加号、住院定义为“微腐败”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和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目标。但大部分学医的,或者说其家长主要看中的是前者:稳定且看病方便。学医其实就是辛苦一人,幸福全家!
首先你要对学医的过程和医生的职业特点要有个全面的了解,自己衡量是否适合,下面说说学医的真实现状。
1.学医就是不断的学习、再学习:
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一辈子的高三生活!这句话一点不夸张。除非你对自己要求低,不想进大医院,就在小医院里面过好小日子就行了。
进入医学院,你将会遇到更多、更繁杂的学科,有描述人体基本形态的解剖、组胚,有描述人体生理功能的生理学,有解答病理规律的病生、病理解剖,有具体阐述临床知识的内外妇儿等课程。每一个成功的医生都是依靠不断地学习与坚守,才打下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基础。
现在的普通三甲医院都要求硕士以上,热门专业要求博士以上,所以你要不停的学习,医学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期间读的书厚度轻松超过你的身高!面对连续不断、枯燥的学习内容,面对一生持续、艰辛的学习压力,你有信心能持之以恒吗?
你以为博士毕业就完了?没有,如果你研究生选择了科研型,对不起,你还要加 3年的规范化培训的学习,收入少的可怜,说出来你们都不相信,轮转规培期间所有加在一起3000-4000元,在大城市几乎连房租都不够。
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日趋完善,专业型硕士和博士实现了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统一,大幅度的降低了学医的时间成本,所以也导致了专业型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比科研型高。
你又以为工作以后就不用学习了?NO! 各种考试:医师资格证考试,一阶段规培考试(以上在专业型硕士期间可完成),二阶段规培考试,主治医师考试(以上在专业型博士期间可完成),医师定期考核,几乎是两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啊,保证把你考的“外焦里嫩”!而且医学是持续不断的发展的,知识更新比较快,你要不断的学习才能紧跟最新的发展,指导临床,造福于患者。
除考试外,还有各种职称晋级等着你,你要不停写文章,看文献,发论文,临床教学医院就更忙了:临床+科研+教学,周末和节假日不是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这倒是为下一代起到了“好好学习”的榜样!当然以上情况在小医院、基层医院会好很多,就看你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了。
现在医疗改的目标是为医务人员减负,破除唯“论文”评职称的制度,很多城市慢慢的开始试点,但这需要时间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2.医患关系问题:
医患关系是困扰医生职业的最大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原因复杂,有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有不良媒体的煽风点火,也有医生群体的害群之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医疗制度存在的明显弊端: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诊疗存在商业化、指标化。
针对目前多项顽疾,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连续推出多项措施,对医疗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令人鼓舞是刚刚北京推出的“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医耗联动改革”,一次性调整了6621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取消3700家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北京市已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改革之前的医疗价格是30年前的价格,比如很多护理费只有几块钱,甚至几毛钱,有的一个手术好几个医生+好几个护士几个小时,手术费用只有一千多,而有的耗材甚至过万,这是严重的畸形。
此次改革在大幅度降药价,耗材费用同时,大幅度提高医务人员体现技术价值百科的价格,捋顺整个医疗价格体系,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塑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具有推动作用!这次改革令人期待和鼓舞。
另外,国家加大了对医闹等涉医违规违法的惩治力度,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 卫生健康委、中组部、中宣部等2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将对实施或参与涉医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或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自然人实施联合惩戒。
截止今年6月,已有177人被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该名单信息已经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联合惩戒各部门,共同落实联合惩戒措施。
这些人在劳动就业、干部选拔、贷款、保险均被限制,此外他们还会被限制担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让涉医违法犯罪付出更大的代价,一定会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3.劳动强度问题:
多种原因让很多人都喜欢去大医院,造成了基层医院医生闲的要命,大城市大医院医生累的要死。可悲的是很多医学生毕业后转行,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都转行去了保险、药企等,这无疑加重了医生的匮乏,所以大医院的很多科室医生工作强度很大,饮食无规律,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医生猝死近年来也不是什么新闻了!
近年来,国家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癌症、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筛查、早诊早治,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医联体管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和社会办医,优化资源布局,促进分级诊疗,加强基层医疗和全科医疗的建设,这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善。
目前医疗相关政策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将来会发展到自由执业,这是大势所趋。还有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就是公立医院的去编制化。尽管这一工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难以一步到位,但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对于解决看病难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4.收入问题: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医生,特别是一线医生、规培医师的收入是很低的,一个惨字形容不为过。很多人说有高额灰色收入,比如商业贿赂、红包,其实这是一种偏见。请大家相信,那些高额灰色收入和红包仅仅是少数,而且是国家严厉打击对象,这方面更会慢慢的少。疯狂拿商业贿赂不坐牢?呵呵,那你进来试试!
前不久一名家长,咨询我医院里哪个科工作不累,压力不大,风险小,收入还高?我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来,其实也是,这样的科室怎么可能存在?毕竟医生职业人命关天,压力小不了的。
对于绝大部分医生都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普通大众却总觉得医生收入非常高,其实都是一种误解。
医疗改革的目标捋顺医疗价格,充分体现其医疗技术的价值百科,并着重关注了儿科、急诊、麻醉、康复、病理、放射等严重短缺的专业,加大培养力度的同时,就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把“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占比”纳入医院考核指标和监控范围。
5.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5G和人工智能已经到来,作为医者应紧跟时代潮流,了解适应人工智能对医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学医的道路上,太多的知识需要记忆,死记硬背的效率远远赶不上机器和人工智能,这样的方式学医还可行吗?建议在学习道路上的医学生,应该以一种理解、思考、提出疑问、处理问题的方式去学习,培养医生的思维很重要,这样才不会被机器取代。
早在2年前,机器人参加执业医师考试20分钟内交卷,超分数线96分,成绩达中高级。最近慢慢的变多的医院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协助医务人员参与诊疗和药品分发的过程。
IMB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医生不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但是不借用人工智能或者不懂人工智能的医生,倒真有可能被淘汰。”而我觉得,还有一部分医生也可能被淘汰,就是不去发挥人类特有的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医者!
首先看大环境:虽然现在医疗环境不理想,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社会转型形成的诸多矛盾,从医患关系这个“火山口”中喷涌而出,医生成为了“替罪羊”,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深化,这一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变,同时医务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找到职业生涯的辉煌,为自己赢得令社会尊重的荣光和过上体面的生活。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
其次看自己: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学医的辛苦是永恒不变的,但这也是必须的,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人命关天,责任重大,学医容不得半点马虎。学医及从医路上的艰辛你是否有从分的思想准备了呢?
从某调查机构的结果看,高考选择医学大部分都是家长决定的。当他们考上大学,步入医学院校的大门后,切身体会了学医的辛苦和医生的实际生活工作状态,发现了自己非常不适合学医,产生了厌学、甚至抵制的情绪,非常痛苦,等他们毕业以后,不少人转行,而那些不适合当医生而被迫当医生的毫无动力可言,这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不利的。
学医比任何其他专业更长的学习期、实习期,学医看起来就是一件很“吃亏”的事情,如果你不能摆脱和平衡这种“吃亏”的心态,没有奉献精神和爱心,没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完善自我的追求的话,还是放弃学医吧!如果想靠学医发家致富的,我劝你还是不要学了!否则对自己,对患者都是不负责任的。
四、总结: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慢慢的升高,随着新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懂得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可能更加受欢迎。此外,医生工作的战线可能更加前移,古语有云“上医治未病”,从事全科工作、开展预防、促进健康等等将愈加受到重视,谁抢先占领这个领域开展探索,谁就可能赢得未来的发展机遇,医学的天地分外广阔。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推进,中国医生将回归受尊重、高收入的职业行列,医生这个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职业,其前景不言而喻,一定会慢慢的好,学医的好时代已经到来,但不适合每个人!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对医学有了大概的了解,要不要学医内心应该有了答案,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大胆做出选择吧,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冒着“被雷劈”的风险,对那些想学医,又适合学医的学子们说,去大胆的报考医学院吧,选择这个离神圣最近的职业,投身人类健康事业的恒久发展中,我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祝天下学子
学业有成
前程什锦
文末彩蛋:学医就能当医生?
学医是个笼统的说法,广义的学医指的是所有的医学类专业,包括本科的医学类和专科的医药卫生类专业。狭义的学医,指的是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简称医师资格证)的专业。要想毕业后从医,就必须考取医师资格证,并不是所有的医学专业都可以当医生的。
注意,上表中“能考”中列举出来的专业必须是五年及以上学制才能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若为四年制,则也不能报考。考生请记住这几个特点:
1、所有四年制的本科专业都不能报考;
2、所有名称中带有“技术”字样的均不能报考,每年都有报了医学检验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考生后悔;
3、眼视光医学可以报考,眼视光学不可以报考,很多同学傻傻分不清;同样医学影像学可以报考,医学影像技术不能报考。
在本科里面,医学最吃香的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除了五年制,还有七年制和八年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