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们家里有多少钱?”
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孩子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
但大部分家长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就转移话题,很少会直面回答。
之所以谈钱也色变,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财商教育一直是大部分父母的知识盲区,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正确地讨论钱,其次,很多家长的潜意识里会觉得过多地和孩子谈钱会让他变得虚荣、攀比、拜金.......
谈钱=让孩子变虚荣?
讲真,这种思想万万要不得。
因为你如何看待金钱,孩子就会如何看待金钱与自己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对金钱避而不谈或者暧昧不清的态度,就是在告诉孩子:谈钱是不好的,是少儿不宜的,钱可能是一个不可告人的麻烦事儿。
那么孩子也自然而然觉得谈钱是一件很羞耻或者不好意思的事,无法构建对金钱的正确认知。
与此同时,父母对金钱避而不谈也把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兴趣和热情浇灭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知情权,不想告诉孩子,你是有多不信任孩子?
也许很多家长会说,参与家庭事务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等孩子长大再说也不迟。
其实不然,越早和孩子谈钱 ,就能越早地让孩子在心理上和金钱形成一种健康的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在面对选择时矛盾纠结,随风摇摆。
而这,也是财商教育的根基。
01 请告诉孩子,金钱是一种工具和媒介
知乎上关于该不该把自己家真正的财务情况告诉孩子这样的一个问题下,有将近3000多个回答,大部分回答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应该。
其中高赞回答的答主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小学5年级开始,老妈每月发了工资,把钱放在桌上,用张纸写着:菜钱××元、水电××元……储蓄××元……如果有剩余的,就会分给我一点,假如没有,那就会跟我说:没钱了,这月没得你的。
我们家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我也是清楚的,存了多少钱我也知道,老妈也早说过存着的钱只有在家里有大事时才能动,不是给我乱花的。
后来老妈的收入上涨,家里渐渐有了富余,老妈给我的零花钱也多了,她说:“养你不成问题,供你读书也不成问题,你只管使劲读,不过糟践钱的事情是做不起的,咱没那个钱。”
我一直就老老实实上学,过着普通女学生的生活,对钱一直很清醒,不会乱花,也不会抠门。
后来生意不好做 ,又没钱了,然后市场回暖,她又挣到钱了,这些我都知道,她的银行卡余额从不瞒我。她有钱时送我的那些东西我收得心安理得,她急需用钱时我的全部存款交得干脆利落。
很多人被打动了,都说这位答主很棒。
很欣赏这个答主妈妈的做法,父母能如此坦诚地和孩子谈论钱,不避讳也不暧昧,既给了孩子一种信任,也让孩子懂得钱和生活的真正关系。
那就是:钱是一种让生活变得好的工具,而非生活的目标。
生活真正的目标在于家人彼此信赖,彼此关心和为彼此付出的爱,这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然而真实的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从来不在孩子的面前谈钱,生怕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真正财务情况,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有求必应,即使家中条件不允许也要满足。
自己要的东西都能满足,这会让孩子很有安全感,但你们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为钱操心的样子会让孩子觉得钱始终是让人不开心的,你越是绝口不提钱的问题,孩子就越会推测情况可能很糟糕。
这样一个时间段,钱变成了让孩子愧疚和难过的东西,而不是让生活变得更好的工具。
那么,何不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实情呢,我们家目前有多少钱?每个月需要花费多少才能让一家人正常生活?哪些东西是我们大家可以消费的?哪些东西是我们目前暂时消费不起的?
或者我们还可以和孩子讨论哪些东西是我们大家可以消费但是不是必要的,哪些是必要的但也愿意去消费的?
这些信息都可以让孩子知道,金钱是实现我们目标的一种途径和工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比起金钱,我们用钱做什么,使用钱的过程中我们获得的彼此的关爱的幸福感,是更重要的事情。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获得幸福的主动选择,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告诉孩子的东西。
02 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应是一种合作的,友好的关系
小时候,长辈说到钱,都会表现出一种否定的表情,比如,钱会让人变坏,为富不仁......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和金钱的关系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会把很多不好的事情都归结到钱上面。
比如,某某为了钱,欺骗他人,某某为了钱,去偷去抢,某某为了钱,伤害别人等等,
其实,金钱是中性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之所以有人为了钱去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是因为他们把对金钱的追求排在了第一位,和金钱的关系是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他们被金钱奴役了。
我们最初和钱建立的关系,都是受到了那些让我们认识钱的人的影响,当他们把钱看做是负面的东西时,我们对钱也就有了不好的情绪。
比如,有位读者说,小时候父母为了培养她节俭的习惯,一分钱零花钱都不会给她,每天放学的时候,她都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买各种各样的零食,一起有说有笑,她总感觉自己好像融不到这些圈子里面。
有时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她身上就没有零花钱,最初她还会接受同学的请客,但是这更让自己感到自卑,因为别说请别人吃东西,自己连零花钱都没有。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她那时候很想尝尝冰激凌的味道,还叫同学让她尝一口冰激凌,甚至还捡过同学掉在地上的零食偷偷吃。
因为从小对零食的渴求,到现在也喜欢囤一大堆的零食在家里,假如没有零食,整个人就会感到焦虑。哪怕她囤积的零食,很多放到了过期也没有吃。
同样的,她的内心也缺少安全感,哪怕她现在工作了、经济也独立了,但是她的内心仍然有一个黑洞,怎么都填不满。
所以父母在金钱上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往往也就影响了孩子对待金钱的观念。
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的,友好的关系,金钱带来的也应该是幸福感,所以告诉孩子真正的财务情况,能让他知道,金钱从来都不是家里的一种困扰,更不会成为家庭关系的羁绊者。
03 金钱应该带来一种价值排序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普通收入的家庭,父母勤俭持家,然而子女却大手大脚花钱无节制,或者孩子偷偷把父母的积蓄打赏给了女主播,正所谓,穷人家庭养出了乱花钱的“富二代”。
这种现象背后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感觉自己以前没有很好的生活条件,过的很窘迫,现在有条件了,就不能亏了孩子,内心有一种补偿心理,但真正想补偿的,其实是自己曾未被满足的欲望。
所以,对孩子的物质上的富养,就成了一种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证明自己过得不比别人差,孩子没有落后于其他人,自己有钱才能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把金钱凌驾于自己个体的价值之上就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也不知道如何明智的选择才是幸福的。
而父母的这个行为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排序。
所以,当孩子长大了,他可能学会了怎么花钱,却不知道如何好好赚钱,或者因为钱而陷入一些诱惑和陷阱,被钱裹挟着生活。
当我们把家庭真正的财务情况告诉孩子,意味着对孩子而言,钱不再是某种神秘的不祥之物,而是一种很正常的必需品,我们要学会好好利用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最最重要的是!
当家长给予了足够的爱、倾听与关注,孩子内心的愿望真的被看见、被理解时,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