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段时间就过年了,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是一个既让人快乐,又十分厌恶的时间,为什么这样说呢?开心的是有压岁钱,不开心的是“出门就是李叔叔、张阿姨、某某亲戚”逢人就要叫,也是让孩子十分的头大。
确实很多父母的想法中,认为孩子出门叫人是一种礼貌,如果将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延续,也会让孩子显得更加有礼貌、有教养、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所以,孩子肯定也少不了这样的经历:
“来,宝宝,这是李阿姨,上次你还去过她家呢!快来打个招呼,叫李阿姨!”
“这是你王叔叔,小时候可粘他了,说不定你一定忘记了!当时可是个调皮捣蛋鬼,没少麻烦你王叔叔啊!快来叫一声!”
“王阿姨来了,快去给倒点水,记得打招呼啊!不然会被说不礼貌”
“别藏我后面了,这个阿姨你之前见过啊!难道忘记了吗?”
只是事实并不像我们想的这样简单,对于父母来说非常容易的事情,孩子可能做不到,内心害羞、恐惧、不安,甚至想要去逃避。
有一部分父母认为自家孩子是比较害羞,锻炼几次就好了,可是情况并不是现象的这样,每个孩子的性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也是作为父母需要仔细考虑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人生。
我们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孩子确实会存在我们上面所说的情况,可是这不是害羞,而一些心理学家表示:孩子表现出来对于不喜欢打招呼、甚至在打招呼的时候拒绝、紧张等情绪或许都是孩子的“陌生人焦虑症”造成的。
当然,父母可能会认为这些症状花里胡哨,多的数不清,也不分清,但都不要紧,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大,其实这有关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还是应该多了解为好。
01、什么是“陌生人焦虑症”?
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大家可以理解到,所谓的“陌生人焦虑”主要是指在和别人,特别是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孩子会表现出来比较焦虑、紧张、不安的情况。
有相关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所谓的“陌生人焦虑症”,会发生在六个月到十五个月左右大的孩子身上。
只是如果在一岁多没有被父母纠正,或者父母将此“标签化”就会促使孩子之后也成为这样的存在。
一般的情况下,孩子出现以下几种行为可能就是“陌生人焦虑症”,父母可不要忽视
1)孩子拒绝和别人接触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会因为和周围人相处比较多,基本不会哭闹,可是大家也会发现自家孩子在差不多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出现“认生”的情况,也就是说,之前孩子可能会见到人都愿意被抱,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就学会了拒绝,孩子不愿意被爸爸和妈妈将自己交到别人手上,不愿意接触到陌生人。
2)孩子会突然的哭闹
“来,我来抱一抱明明,这小孩子真可爱!”明明妈妈刚准备把孩子递出去,孩子看到这个姿势就一下子开始哭了。
之后还看了阿姨一眼,更加害怕,相信我们大家都曾发现自家孩子在被陌生人抱抱的时候,哭闹不止,直到孩子回到爸爸和妈妈怀抱里才停止哭泣。
那么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还在于什么呢?因为年龄小的孩子视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大多数情况是依靠气味来分辨熟悉程度的,妈妈身上有奶香味,和妈妈专属的味道,孩子经常接触就会比较熟悉和依赖。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个阶段只会依赖爸爸和妈妈,不愿意和任何人接触,所以一旦脱离父母的怀抱,孩子就会表现出哭闹的行为,因为哭闹就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3)对父母更加黏腻
之前听闺蜜说自己这两天太累了,孩子总是不愿意让别人抱,必须黏在自己身上。听到这样的话,我也对她表示心疼,但是也没有一点的办法。
确实对于孩子来说,在这个阶段很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接触别人,甚至认为被别人抱了就是要离开父母了,所以,这时候就会十分黏腻自己的父母,不管做什么,都要和父母在一起。看到陌生人的时候,还会把父母抱得更紧。
02、孩子出现“陌生人焦虑症”会带来哪些伤害?
我们大家可以从上面的一些行为分析出,或许孩子的这种“陌生人焦虑”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对于自己较为依赖,以及陌生人的区分。
毕竟孩子慢慢长大后,接触到的人群也存在差异,这时候以比较抗拒的状态,去应对陌生人是他们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只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对于孩子并不一定是友好的,孩子的“陌生人焦虑”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孩子的形象受损
一般大家都比较喜欢那些乖巧、懂事、温柔、平和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不管遇到谁,总是以乖巧阳光的一面来面对。
而如果孩子存在“陌生人焦虑”,那么他们必然会以一种不太开心的状态和别人相处。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见到陌生人就喜欢哭,那么还会有人喜欢吗?甚至还有可能被扣上“爱哭鬼”的称号。长此以往,孩子的形象也就受损,甚至不招人喜欢。
父母比较劳累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对于妈妈来说,孩子不愿意让别人抱,一个几十斤的孩子,如果一直赖在妈妈的身上,对于妈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面对这样的“负担”,有一部分妈妈就会表现出厌烦的心理,甚至还会训斥孩子,打骂孩子的行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要避免这些行为,不然对孩子影响很大
打骂、训斥孩子
鲍尔比曾经提出依恋关系的理论,孩子在婴幼儿阶段,对于父母是较为依恋的,这也是依恋关系建立的根本。
孩子会愿意和爸爸和妈妈接触,孩子喜欢和父母交谈,这是孩子对于自己依恋对象的特殊化。
如果父母表现出来打骂、训斥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加痛苦,甚至不再愿意去依恋父母缺乏安全感。
将孩子的性格标签化
你这个爱哭包、怂包、爱哭的孩子没用、没出息!
或许父母面对孩子爱哭的行为确实会十分生气,但是我们也应该拒绝出现这种的情形,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初期。
如果出现我们上面所说的这种刻板印象,会让孩子以后的行为不自主的靠近,毕竟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不再认生、不再哭闹,可是这种标签化的行为就是在使孩子不断的标签化。
03、作为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陌生人焦虑症呢?
父母较为合理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所以我们也要清楚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和陌生人接触,避免“陌生人焦虑症”的行为更加明显?
保持耐心的状态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清楚孩子本身的性格特征,试想一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多半是十分痛苦的。
如果连父母自己都嫌弃孩子的状态,那么更加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的状态。
孩子不愿意接触别人,我们大家可以让孩子有适应的时间,同时在把孩子交到别人手上的时候,父母也要考虑给孩子一定的暗示,而不是不管孩子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提前告知的方式,能让他们的心理更容易接受一些。
适当的引导孩子
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必然是十分害怕的,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孩子本身的情况,就像我们处于一个陌生环境之下,也会紧张害怕,这都是一个很正常的一个过程,所以,父母可以让李阿姨、张阿姨等等先和孩子说说话。
而父母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就是缓解双方的尴尬气息,孩子对于陌生人比较抗拒,对于和自己说过话特别是态度温和的人,一定也能表现出来比较好的状态,而不是哭闹。
所以,引导孩子是尤为必要的,刻意的强迫孩子去接触陌生人,只会让孩子的心理更加受伤,更加排斥不愿意接受。
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
孩子为什么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比较紧张,因为从孩子出生后,就一直和爸爸和妈妈相处,长时间也是如此,所以,孩子无法和别人融洽的相处。
当然,有一部分家长明白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因此,他们平时也会把自家孩子带出去和其他朋友聚会。
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这样复杂的环境,从而让孩子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就不会表现出抗拒的状态了。
特别是当孩子接触到了陌生人后,留下的印象是比较好的,那么孩子也会更乐意去享受这种新鲜感,让他们今后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恐惧。
在孩子婴幼儿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也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明白孩子身上的问题,以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我们上面所说的几点,主要还是想要减少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不管是父母引导,还是让孩子对陌生人保持好感,相信都是克服“陌生人焦虑症”的一个好方法。
同时也希望我们大家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来耐心的状态,这样才可以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和陌生人相处。
你们家孩子见到陌生的亲戚会表现出害怕的情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