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骗子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阶梯。最近,一些刚毕业不久的毕业生还没来得及享受996的福报,就先被骗子们上了一课。
在这个几乎每一个年轻人都用过花呗白条的时代,很多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曾接触过分期产品,其中就有很多人读大学期间借过校园贷。
即便是正规渠道,借钱有多舒服,还钱就有多痛苦,更不用说那些借了黑校园贷的大学生。
如今,最早借校园贷的那批人已经毕业多年,他们过的怎么样呢?
小蔡第一次接触校园贷是为了买一部新手机。
家境一般的他,在体验到分期购物的快乐后,逐渐接受了这种借贷消费的理念。
在小蔡和朋友想要在学校开餐厅创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在某校园贷平台上借了本金4000元。
创业不出意料地失败了,父母帮小蔡填上了这笔4000块钱的窟窿。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小蔡意识到,在没有把握和规划的前提下,借贷会有怎样的危险。
当小蔡再度陷入经济困难时,他依旧选择了借校园贷。
他先是在某贷款平台上借了3000元,没成想还了两个月,就再也还不上了。
为了还钱,他又从另一个借款平台借了2000元。但由于这个平台设置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拿到手的钱比实际借贷的钱少,小蔡又不得不再去借钱。
为了还钱,他还想过其他办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身边的朋友发信息,说自己欠了1000块钱还不上,希望我们大家一人凑个10块度过难关。
这个方法对他帮助甚微,小蔡还是经常还不上钱。
每当有人跟他说收到了催债短信或电话,他只能无奈地和朋友们说:“发信息的是骗子,别管”。
就这样,以贷养贷的还款方式,让他的借款本金很快就累积到4万,远超小蔡能承受的范围。
毕业两年多来,他已经不再使用任何网贷产品。但这同时意味着,如果赚钱的速度比不上利息增长的速度,欠债只会慢慢的变多。
但不幸的是,就算他把所有的工资都用来还债,仍远远不够。
如今的小蔡,卸载了所有网贷APP,像只鸵鸟一样暂时不管这些事,继续努力攒钱。
小蔡说,等他攒够钱了,该还的本金和利息会还,多的他绝对不管。
因为校园贷,这两年多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始终在原地打转。看到身边同学朋友要么事业有成,要么结婚生子,小蔡总感觉自己活得太压抑。
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如今只要有人向小蔡打听网贷的事情,他都会说:“你缺钱找家里要,校园贷别碰”。
有些借了校园贷的人并非自己想要以贷养贷,甚至连借校园贷也不是出于自己本意,但是最终还是落入了校园贷的圈套里。
同样是为了创业,陕西铜川的小梁虽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同样陷入了没有本金、没有经验的困境。
创业本身就为了赚钱,爱面子的小梁自然不愿向家里人要钱。
为了解决缺钱的问题,他借了校园贷。由于一时间还不上钱,利滚利越滚越多,等到毕业时,小梁所借的本息已经有几十万。
小梁的父亲老梁,直到收到催债短信才知道儿子在外面欠了那么多钱。老梁对儿子很失望,父子俩没少吵架,家庭关系也慢慢变得差。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家里知道小梁欠下巨款后,小梁的爷爷奶奶相继离世。老梁至今都认为,就是小梁欠钱的事把二老愁死了。
但是埋怨归埋怨,老梁还是在默默地帮小梁还钱。
由于小梁一直不愿意告诉家里自己到底欠了多少钱,老梁只能接到一次电话还一次款,在他的账本上,前前后后已经还出去20多万。
图片来自:都市快报
不知道是因为看不到还清校园贷的希望,还是受不了暴力催债的恐吓与威胁,亦或是受不了家里的紧张氛围,小梁选择跑路躲债。
小梁切断了所有联系方式,老梁只能一边要应付催债者,一边四处打听小梁的下落。为了早日能见到小梁,老梁甚至还曾找过媒体寻求帮助。
苦等半年后,老梁终于等到了小梁的消息,小梁想要200块钱。
收到消息后,疲惫的父亲又打起了精神,马上通知了记者,和小梁的妈妈一起到约定的地点等儿子。
图片来自:都市快报
也许是媒体的到来激怒了小梁,亦或是有其他原因,小梁只是在电话里让他们回家,面都没露就再次失踪。老梁只得继续一边替儿子还钱,一边等待儿子的消息。
逃不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但让借了校园贷的孩子,直面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或许小梁的不辞而别是为了不再给家里添麻烦,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父母受更多的伤。
校园贷的利息并不会因为小梁的离家出走而减少,讨债的也不会因此停止骚扰,小梁父母只能徒增担心与内疚。
小黑也曾借过校园贷。刚上大学的他和所有人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但是每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除了正常吃喝基本就只够几顿聚餐。
很快,缺钱成了常态。和很多那个年纪的人一样,小黑觉得向家里要钱是件很丢人的事。
在多次向朋友借钱,借不到之后,小黑选择了借名校贷。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和前两位当事人不同,虽然偶有逾期,但这并没有对小黑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自从借了校园贷之后,仿佛全世界都知道他穷一样,每天都有很多人求着他借钱。
有一次,他下了一个某网贷APP,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后,就把它卸载。没想到他刚放下手机,就收到了对方客服的来电,用储备金的概念建议他申请额度。
小黑觉得,校园贷的可怕不仅仅是还不完的高利息,它还在潜移默化里改变着当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一旦再出现缺钱的情况,很容易就想到借网贷。
他这么说,其实是因为他再一次借了网贷。今年上半年,小黑生了一场大病,急需用钱。
上学都没好意思找家里要钱的他,这一次更不敢向家里开口,可病不能不治,小黑又打起了校园贷的主意。
由于是名校贷的老用户,他很轻松地就在白领金库里借到了8000元。大病初愈,也找到了新工作,他开始一边赚钱一边还钱。
但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居然也会遇到网贷公司被查封的那天。
那些说网贷不用还,拖到公司倒闭就没事的都是段子。
在白领金库被查封后,原来的还款方式也停了,小黑很怕一直拖下去,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
他按照朋友们的建议,先是在网上查了征信,确认网贷并没有对征信产生影响,接下来保留了非个人原因不能还款的证据,目前依旧在等待消息。
虽然没再次出现特别严重的影响,但现在提到校园贷他还是有点害怕。
他不敢让太多人清楚自己借过校园贷,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他更怕借过校园贷会成为他的减分项。
注:因国家禁止校园贷,名校贷后来更名为白领金库
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了校园贷,但有些正规网贷平台仍在钻法律的空子,向学生放贷。
还有些黑校园贷,通过美容贷、培训贷等方式来吸引大学生借贷。
黑校园贷的可恶之处在于,除了让人背上巨额债务,还有可能让一个原本天真善良的孩子,成为坑害别人的魔鬼。
在《校园贷诈骗数据报告》中,大学生作为校园贷诈骗主体的占比是49%。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很多人极有可能是被自己的同学校友,带进校园贷的坑。
这些大学生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是没钱还校园贷,只能被逼着做校园贷的爪牙。
小刘曾经是一位外表还不错的女孩,但是对美的追求,让她对自己的脸有更高的追求。为了变得更美,她把希望寄托在医美上。
小刘去到了湖南长沙的一家美容机构,在咨询了具体的资费后,巨额的美容费用使她却步。
就在这时,对方向小刘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了美容贷。
一些小美容院常见的分期广告,与故事无关
在强烈的整容欲望促使下,小刘决定在贷款合同上签字。
小刘的整容很成功,但她却开心不起来。贷款的本金本来就不低,再加上利息,远超小刘所能承受的范围。
之后就和很多借过校园贷的例子一样,无法正按时还钱就会逾期,逾期之后利息就慢慢的升高。
当小刘表明了自己实在是无法还钱的时候,向她借贷的那群人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做外围女,给人陪酒挣钱。二是做代理,拉人头来消费借贷,用提成还钱。
陪酒是肯定不行的,她知道一旦做了这个,可能自己一辈子都毁了。但是还不上钱就会不停地面对暴力催收,她很害怕对方的威胁与恐吓,会上升到对她的真实伤害。
无人知晓她第一次向学妹推荐美容贷前,内心做了怎样的斗争。但是很快,小刘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在一步步由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的过程中,还不起贷款的压力早已让她麻木。
同情,不过是小孩子的感情。
我觉得,这些黑贷机构绝对算得上是PUA的高手。通过各种手段让借贷的少男少女们被洗脑,最终臣服。
然而,这些宁可去坑别人也不反抗的少男少女,从没想过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也从没想过这些还款方式是不是真的存在问题。
抛开一些过度消费和不良嗜好,大学生借校园贷有时真的是出于无奈。
麦可思发布的《2019大学生消费理财观数据》显示,大学生每个月的平均花费在1197元,但是很快就被人们质疑。
在另一份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的统计中,北京、上海等5所城市的大学生月消费超过2000元,消费水平最高的前15座城市包含了我国29.2%的大学。
与学生的消费需求相对的,是生活费的不足。
据《2018中国大学生网络生态与消费行为报告》统计,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1325.5元,80%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小于1500元。
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只有28228元,这么算来,父母中有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一半都要给孩子,还不包括每年的学费路费和一些其他费用。
为了解决生活费与消费水平的矛盾,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很多大学生就自己想办法赚钱。
传统的兼职方式虽然能够给学生带来一部分收入,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有时甚至会占用基本的上课时间,且收入相对较低。因此,一份既赚钱又时间灵活的兼职成了很多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
很多陷入黑校园贷圈套的年轻人就是被利用了这种心理,51.22%的大学生就是被刷单兼职之类的幌子骗入校园贷。
帮他们刷单,能获得500-2000元的好处费,钱也不用自己还,刷得越多赚的越多,这是很多骗局常见的话术。
绝大多数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没有2000元,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被对方承诺的高回报诱惑,为了获取更多的好处费就主动拉他人借款,有些人直到出事才明白过来其中的道理。
有人说借了校园贷以后,你的青春就不属于自己,而是那些P2P公司。
很多陷入校园贷困局的年轻人当初都是放不下面子,因为一些幼稚的“成熟观”让自己越陷越深,出了事情后又不敢让家里知道,一个人承担责任,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给家里带来更多烦恼。
很多人用自己的青春证明,花明天的钱圆不了今天的梦,只会让明天没钱可花。如果给这个明天一个范围,那可能是一辈子。
在这些借过校园贷的人中,被搞到卖房甚至自杀的极端事件是少数,但是毕业两三年,同学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发展甚至是小有所成,自己因为校园贷还在原地踏步的大有人在。
虽然父母的判断并不总是完全正确,但有困难和家里说,可以将很多悲剧扼杀在摇篮。
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不是学生,不管借没借过校园贷,都是通用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自网络
*本文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 .(2017).《现实版“蔡成功”:毕业两年仍没还清“校园贷”》
[2] 澎湃新闻.(2017).《不堪校园贷压力儿子失踪 铜川父母苦寻不得见》
[3]朱晓彤.(2019).《非法“校园贷”中大学生被害现象与对策研究》
马路有话说:
快过年了,多回家陪陪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