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之后,28岁的职场女性张蓓开始全职带娃,这种生活持续了三年零十一个月。
「哪哪儿都不对劲了。」她跟老公吵,跟自己较劲,为儿子磕了碰了自责不已。而后,她以「格十三」为名,将中年母亲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写下来,却因此拥有了几十万粉丝。她们是中年女性,很多是全职妈妈,看着张蓓化名「十三姐」的吐槽,「一边情绪崩溃,一边哈哈哈哈哈。」
在欢乐与崩溃的交织中,张蓓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也发现世上的确有那样一个群体,辛苦,坚韧,却不被看见,甚至被污名,这就是「中年妇女」。张蓓想让中年妇女多一些开心,也想为中年妇女正名。
今年12月,她把部分爆文结集成书,起名就叫《了不起的中年妇女》。
文 |韩逸
编辑 |槐杨
1
儿子3岁多的时候,张蓓给他喂了一碗肉饼炖蛋。蛋有点凉,她着急做别的事情,没再热。隔天,儿子拉了肚子。她一样一样复盘,想起了这碗没加热的蛋,感觉自己「不会当妈」。
在家全职带娃的第三年,自责的情绪几乎时时刻刻都会跑出来。看到别人的娃带得精细,喂得白胖,穿得洋气,一岁半就开口学英语,她脑海里就会响起自我否定的声音,「我这妈怎么就……我还是全职。」
生娃之前,张蓓是外企职员,笔杆子硬,英语好,领导信任,备受肯定。生娃后的感觉是「咣当一下」,社会身份跌落。给儿子做早饭、做中饭、做晚饭,洗衣服,收拾卫生,在家忙活一整天,老公回来,打量一下家里,觉得她也没干什么。
老公对家庭的贡献可以量化。一个月出了几次差,加班到几点,拿回来多少钱,都是实名辛苦。而一个妈妈,说今天抱了孩子几次,多少给人一种「你有什么好说」的感觉。
没什么好说,先吵一架再说。老公回家,总得面对张蓓的灵魂两问。回家早了,为啥不帮我看娃?回家晚了,是不是逃避帮我看娃?后来吵累了,她变得不怎么爱笑,也不爱说话。「当时不知道,那就是产后抑郁。」
娃成了万物的尺度,脱不开,也甩不掉。好容易找小姐妹喝个咖啡,话题从来离不开自家的娃,跟没娃的前同事和老朋友吃饭,聊一会儿就没话了。心里念着家里的娃,也聊不久。身体也缓慢变化着。压力攒多了,变成慢性荨麻疹发出来,吃着类激素,体重也从不到110斤的窈窕标准,吹气到了无可奉告的数字。
儿子笑,儿子哭,儿子吃喝拉撒。回想起来,有了孩子之后,她都不是她自己了。她整整三年没离开上海。甚至连家门都很少出。去玩,也是遛娃为名。有时候自己想要放空一下,看向窗外,唯一的风景就是小区里的花园。那是小区的遛娃展示柜。所有的妈妈都领着孩子在花园里晒太阳。半大的孩子们跑来跑去,这个哭了,那个摔了,还有的被打一顿。她觉得憋屈,看小区里其他忙忙碌碌的妈妈也如是,「就像行尸走肉。」
2
2011年,张蓓不到4岁的儿子上了幼儿园,她翻身得解放。父亲把家里大部分的生意交给她,接过了接送儿子上学和做饭的任务。白天变得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她突然觉得轻松。「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比带孩子轻松。」2015年底,张蓓开始更新公众号,写一些琐碎心情。阅读量一百出头,但她每天都写。
「走火入魔了。」老公特别意外,以前都是她闹着要去喝一杯咖啡,现在每天固定一段时间盯着电脑敲敲打打,看电影不去,出门娱乐不约。他觉得孩子妈的坚持没有意义,「你写那些婆婆妈妈的东西谁要看?」
但这些「婆婆妈妈的东西」,成了张蓓的标签。她的选题都来自生活,男人加班、脱发、做奥数,写一篇:「学奥数的中年人,眼看着发际线朝向天际,奥数题还没做完,其他补习班的头发都不够掉了。想着要不要去植个发,向天再借500年,又是一条有头发的好汉。」女人们热衷中医、烘焙、健身,写一篇:「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年龄段,突然被人重视起来是一种成就,严于待人宽于律己是一种能力。」
也是这两篇,《学奥数的中年人》、《中年妇女的N种存在感》,成了她第一次集中爆发的两篇十万加。
「原来这也能十万加啊。」那时候,她的粉丝尚未破千,一篇阅读量过千的文章,都能让她开心小半天。突然到来的流量使她找准了自己的公号定位:用调侃的语气去吐槽中年生活。
她在文章里显露出花式自嘲的天赋,带着对中年焦虑一击即中的敏锐观察。她自称十三姐,老公就成了「十三姐夫」,这个210斤的形象集天下不靠谱老公的特质于一身,让人觉得亲切。「大家不在乎我写的是不是真的,她知道确实有这样的爸爸,自己的老公也占了其中一两点,那她就觉得全部中了,就会代入。」
深有同感的粉丝大量涌入她的后台,吐槽自己的老公,反哺了她更多素材。这是她用生活的一地鸡毛踏出来的路。
她的写作越来越熟练,找到一个痛点,发散两个段子,搭配三五个故事,再来六七个金句。十万加随即时常造访,2018年,她写了三四十篇刷爆朋友圈的十万加,成了「在上海很有影响力」的头部中年IP。
与诸多大号谋求人群的最大公约数不同,十三姐将她的读者群定位到了一个精准细分的领域:那些改变不了现状的中年女人。改变不了生活,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这是十三姐每篇文章的价值观。她不提倡心里憋屈却还强行克制怒火,她试图把中年女性逗笑,「不是鸡汤也不是吐槽,而是一种调侃,让人看了以后很开心,哈哈一笑。」而后,让中年女人们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后台的留言越来越硬核。有人晚上胃出血,老公叫不醒,或者流产了,老公在出差,中年女人们都是自己去了医院。张蓓忽然发现,原来大家都经历过这些,却很少被看见。「你会觉得我自己的人生还是很好的,很容易的。」
持续3年零11个月的产后抑郁不药自愈,张蓓从一个中年老母变成了抑郁老母的精神教主。在公号文章里,她每天都充实而硬核,进可拆装吊顶安止回阀,退可图解拉格朗日中值定律在数学与天文学中的应用。她比喻自己是沙漠中的战士,「仙人掌里都能挤出水来,先给娃灌上,才轮得到自己洗伤口。」她比喻老公,则永远都是那个「210斤的巨婴」。公号三周年,受到她鼓舞的中年女性们送来一面锦旗,八个烫金大字印着,「中年挚友,人间指南」。
3
2018年,一家公司请本地KOL参加教育夏令营,十三姐也在其内,她带上老公儿子一通玩,机票酒店、餐饮全部报销。回来之后,对方公关语音商议软文打款的细节,十三姐开了外放,老公听到了,问她,「玩一顿要花这么多钱?」她说,是人家给我钱。「哇塞,」十三姐夫没想到,老婆不声不响,赚得比上班还要多,「你现在可以呀。」
随着十三姐的影响力慢慢的变大,本来在朋友圈里存在感不强的十三姐夫,经常被要求带着老婆出席聚会。家庭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被无限次调侃后,十三姐的老公接受了她的每日一黑,甚至配合开发了「格十三」的子IP「十三姐夫」,专门用于吐槽十三姐。对粉丝来说,这都是狗粮,「不管我把他黑得多惨,我跟他真实的生活中的关系不会改变就可以了。」
随着名气和收入见涨,各种活动的邀约也来了,逐渐有采访找她合作,视频项目找她拍摄。2018年,有个知名综艺娱乐节目邀请张蓓参加,她忙着带娃冲刺小升初,没能成行。倒也不遗憾,「节目组能帮我孩子上全上海最好的初中吗?不可能的。」
「全中国写这个就我了。」教育儿子勤能写好作文的时候,她援引了自己的例子。从日均一百阅读量写到今天,她的阅读量日均过5万,时有十万加。这个数据给了她以自己为儿子榜样的底气,「这个领域,你只要给我选题,我就给你写出一篇最好的文章。」
越写越驾轻就熟。金句和段子像在脑海里准备好的,写的时候使劲往外淌。有次来北京参加一个分享会,她早晨七点还没有想好选题。本想用一张雾霾中的自拍解决当日的更新,但是看到后台的留言,「不看你的文章,一天都没精神。」她又来精神了。想想头一天和北京朋友的聚会,有人因为孩子的事情,被催了两遍。她开始添油加醋,一篇《中年妇女的友谊,听天由命》很快敲完。在文章中,中年女性的聚会要么因为孩子,要么因为照顾老人,总是没法顺利进行到最后,末了配上金句,「大家说好了一起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
吃完早餐,一小时打字,半小时排版,中午分享会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万加。张蓓找到了她的传播方法论,如今,「格十三」这个专注吐槽中年女性生活的公众号已经拥有了两百多篇十万加。
其中有一些是广告。第一篇广告在2018年初到来,是欧莱雅男士系列,张蓓要了一万元。那时候她的粉丝也只有三四万,每篇文章阅读量两三万。那一篇,她写出了一个十万加,也是她盈利的开始。现在她的广告费远胜过当年,但也在她认为「超高的性价比」的范围内。商务经常对她说,可以涨价了。但她坚持阅读量的平均水平「还没有上一个台阶」,不肯涨价。
判断接不接一篇广告,张蓓唯一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写出一个好玩的东西」。她的商务经纪拿她没有很好的方法,「有钱都不赚」。
她也因此收获了很高的复投率。现在仍有很多品牌,几乎每个月都会投放一次。
张蓓
4
「格十三」改变了张蓓。十三姐从心底里感觉自己强大了。不是表面故作大气内心计较的强大,是不需要不在乎不动声色的那种。放在以前,她独自打6个小时很疼的氯化钾,会假装没事,自己站起来下床,骗父母放心回家,心里难免有对丈夫缺席的抱怨和期待。但2018年8月那次,她做胆结石手术,老公当天上午要出差。她心里没有一点怨气。没有「你应该放下出差不顾一切地陪我」的内心戏,反而挺高兴,「我上午手术,他下午才出差,还来得及给我的同意书上签字。」
这个例子后来被她写进公号,反复提起,还拍进了视频,鼓舞了很多粉丝。很多看了她公号的人留言说,本来今天就想去跟老公离婚的,看完这篇文章,算了。
「其实女人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内心,归根到底就在于自己的心态怎么样。」在很多篇文章里,张蓓这么说。
但她没有强调,自己那场没有老公陪伴的手术,住的是特需病房,单人间,有两个沙发床,有会客厅。医生护士随叫随到,父母也陪在身边。除了老公,一切齐全。
她知道,自己这种乐观的心态,很重要一部分支撑是经济基础。她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也没经历过太多挫折。做手术和儿子小升初,对她来说是最大的坎儿。
但她学过社会心理学,知道如何去抓住群体的主要矛盾,如何成为群体的核心,怎么去维护群体。「人家就觉得,你就在坐在他对面聊天。」她说自己的写作,是一种「高级幽默」,「把一个无法改变的现状的那个问题给淡化,把它羽化、汽化,但是它没有消失,它被你稀释了,或者是被你甩掉了,这种就叫做高级幽默。」
借着调侃亲家,她说的是中产母亲之间攀比的心态。明着感慨小升初的艰难,暗地里也指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我没有骂你啊,但其实我就在骂你。」在这种表达中,时而遇到懂她的粉丝,让她感觉自己发出了群体的声音。
那场胆结石手术做完,有上海的粉丝组团来探病。一群人带了好吃的来,知道张蓓不能吃,就往那一放,开茶话会。她笑得伤口疼。护士进来,让大家小点声,「病人要休息。」粉丝们说,没事,我们给她提供素材呢。
粉丝也成了对她来说很重要的存在。在她的价值排序里,第一是独立和自信,第二是和睦的家庭关系,第三就是这群支持她的朋友。
自己的日子踏入中产,会影响体察普通人的焦虑吗?张蓓觉得不会。有天,在出租车广播上,她听到这样一则统计:静安区和闵行区对0-14岁孩子的平均支出,一个是82万,一个是67万,相差十几万。但在教育支出上,则都是五十几万。
「再穷,也穷不到孩子身上。」她知道,在教育话题上,中产和穷人有着一样的焦虑。花钱也是一样大方。她的公号,复投率非常高,因为粉丝消费力往往惊人。她把这个归结为自己的用心,即便是写软文卖广告,她也会保证内容有价值输出。
「我的价值不是今天不开心,我要买包包,我要小奶狗。」张蓓心目中,中年女性应该有更高级的形象。「我们中年妇女,不是柴米油盐的形象,应该是社会都去关注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