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段视频看到胸闷气短。
就是最新一期的《爸爸去哪儿》,这款亲子综艺秀在初期给了我们很多有趣的记忆,也捧红了一大批可爱的“星二代”,但是这期他们请来了杨烁。
之前对杨烁的记忆还停留在欢乐颂的“小包总”,虽然油了点,但好歹感觉还凑合,之后这哥们在油罐里越滑越深,终于到了让人看一眼都生理不适的地步。
不过多的评价他的演技,单纯来看看他在这期节目中作为一个父亲与孩子的互动,真是恨不得让人冲进屏幕去打他!
我不知道别人看完这一段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就是大大的两个字:“憋屈!”
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原本应该是有着最明朗笑容的年纪,可是全程,我没有看到他一个笑脸。
在本来已经很辛苦的旅程上,没有安抚,没有鼓励,
只有不停的被训斥,不停的被打击,不停的被责备,不停的被命令,不停的被威胁:
“会不会走!”
“爬上去重新走!”
“大家都在等你呢!”
“如果先让我迈进门槛,你就从头再走一遍!”
…………
咬着牙根的发狠,粗暴严厉的责骂,变形扭曲的五官透着一万个不满意看不惯。
是不是亲爹,是不是亲儿子?
前几年流行的一个词,叫做挫折教育,其实中国老话也有那么几句类似的,比如“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
尤其好多媒体经常会报道这一代的孩子“玻璃心”啊,“太娇惯”啊,“自理能力差”啊,“受不了挫折受不了压力一点小事就跳楼”啊……
之后再提出挫折教育,总会让人觉得,就应该对孩子严厉一点,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练的皮糙肉厚抗摔耐打。
郭德纲也说过类似的话:“从小时候开始一天一个嘴巴,打到60,这人就无敌了,百毒不侵。从小娇生惯养一句重话没有,活到60出门别人瞪他一眼他都能猝死。”
我们的父辈也经常秉承着这样的观点,对孩子不能有好脸色,一定要树立父亲的绝对权威形象,哪怕孩子取得了什么成就拿回来,也得不屑一顾的说:“这点成绩有什么好骄傲的,有本事你拿全校第一啊……”
一定要打压孩子,一定要让他觉得父亲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自己只有服从的份儿!
包括我家老人,现在动不动也都会警告我:“家里必须得有一个孩子怕的人,要不三个儿子还不得翻了天?”
在他们的观念里,让孩子怕,让孩子畏惧,让孩子觉得父母无所不能自己啥也不是,才能管好孩子,才能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指挥。
军训式的养娃,只能养成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或许这正是他们的期望)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到底啥叫挫折教育。
我们先来看看挫折教育的目的,我觉得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就是希望孩子:
在面对困难时,有处理的能力。
在面对失意时,有接受的勇气。
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那么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就是这样的能力与勇气,而不是把家长变成困难本身。
孩子需要应对的是未来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或者不如意,而不是要应对来自最亲密的人的否定和打击。
如果我们的希望,是孩子以后是一个自信勇敢的人,那么我们恰恰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打压他的自信,摧毁他的勇敢。
我有一个朋友,原本也是一个喜欢思考喜欢动手的小男孩,但是奈何爹妈就是这种“挫折教育”的忠实信徒,每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你能不能不这么干?”
“你到底会不会?”
“你脑袋是不是和别人长的不一样?!”
“一天天都胡思乱想什么?你有那个时间好好学习行不行?”
他后来到底成长为一个平淡庸碌的男人, 每次有一些想创业或者想冒险的想法,都会习惯性的否定自己,习惯性的想到最糟糕的境地去,因此也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后来有一次聊天的时候,他苦笑着跟我说:“他们总希望我能变成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打败所有生活中的敌人,但是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我最大的敌人,而且我永远也战胜不了……”
节目的后来,小小的杨雨辰在跟别的孩子聊天时,轻轻的说那句:“我想妈妈……”让我瞬间酸了鼻子。
如果连至亲都不可信任,不可依赖,他还能相信什么呢?
来自父母的否定,会让一个弱小的孩子陷入深重的自我怀疑中,他们很容易从父母的评价中,解读出:“我不好,我不配,我不行”这样的结论,并随之一生都难以摆脱这样的阴影。
很多父母嘴上挂着要对孩子负责任,要磨炼孩子的大道理,实际上却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只是沉浸在“我在管教孩子,我是个好家长”这种自我安慰的幻想里。
对于这种“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我给你制造困难你也得给我上”的家长,我只有两个字的评论:“傻X吧你!”
如果我们大家都希望孩子以后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依然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那么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就是那份支持与底气,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认可和鼓励,让他有勇气去试错,有勇气去处理问题,这一定源于他从小就被赋予的那种“我能做到,我能做好”的自信。
当然,也有家长担心:那我们一味的关爱,一味的认可,出去外界他人不一定都会对孩子这么友好,孩子接受不了怎么办?
那我们就来从心理学的技巧上聊聊,到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锻炼孩子的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心态:
第一, 帮助孩子正确的进行情绪管理。
家长完全不必过于担心现在的孩子遇到的挫折太少,对于孩子而言,成长的每一步其实都是从一个个小挫折积累而成的。
比如2-3岁,也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小叛逆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满满的都是挫折感:
在这之前,他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想要什么,哭一声就得到了。
比如哭一声妈妈就来抱抱就来喂奶,指一指妈妈就把玩具拿来把好吃的拿来了。
但当他两三岁之后,发现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他希望有一个完整的面包,结果妈妈给掰了一块。
比如他希望自己能用勺子吃饭,结果洒了一桌子。
比如他想让自己的小汽车直直的走到门边,但是它偏偏在中间拐了个弯儿。
再比如他就想天天在家吃奶,结果不仅奶没有了他还得去上幼儿园了……
这个世界真是太残酷了。
而这么大的孩子能做的是啥呢?只能是一哭二闹三打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是一个教会孩子情绪管理的关键期。
也是我们家长往往在教育上特别缺失的一环,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没人告诉我们如果伤心了生气了怎么办?
大人只会或无奈或粗暴的说:“别哭了!”“有什么好生气的?”等等,导致我们现在偶尔有生气或者伤心的情绪的时候,也会在心里压抑住,既怕打扰了别人,也怕别人说自己矫情,不好相处等等。
而对于孩子,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先教会他们认知情绪,有很多不错的绘本,会画着各种情绪的脸,这个小朋友看起来很悲伤,这个小朋友看起来很生气,这个小朋友看起来很快乐,这个小朋友看起来很害怕……我们可以给孩子读一读这些绘本,让孩子能够正确的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推荐绘本:
《我的情绪小怪兽》
《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
《给孩子的情绪大书》(强烈推荐!)
《各种各样的害怕》
《菲菲生气了》
《生气汤》
《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胆小鬼威利》
……
当情绪变的能表达,有出口,对自身的伤害就会降低,家长也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教会孩子如何应对。
首先要学会接受情绪,有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绪没有好坏,只是人们在遇到各种事件之后的正常生理及心理反应,所以孩子的哭闹愤怒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还要告诉孩子,情绪本身没有错,但是因为情绪而产生的行为,是有对错的,比如打人,摔东西,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这些行为是不对的,这些行为不仅仅不能解决你的情绪问题,还可能引发其他的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情绪激动需要一个出口的话,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冷静的方式,比如在心里模拟一个电梯,让情绪慢慢的一层一层的沉下去,比如在家里放一个小沙袋或者一个安静角,愤怒或者伤心的时候可以去打打沙袋,或者去安静角里自己呆一会儿,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祸害财物的三原则下,可以采取很多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释放情绪。
最后,我们还是要勇于,勤于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爱,如同《寻梦环游记》中所说的,我爱你,不需要任何条件。
不需要你很聪明
不需要你很乖巧
不需要你成绩好
不需要你听我的
不需要你按照我希望的方式生活……
我爱你,我的孩子,只是爱你,仅此而已。
让孩子能有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在前行的路上知道永远有人在身后鼓励他,相信他,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
第二, 当遇到问题时,帮助孩子正确的分析原因。
心理学教授马丁·柯劳顿认为:对失败的恐惧感直接影响我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估。如果孩子在长期的失败之后,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足,那么他们很可能不会再去努力尝试,再也不敢尝试,也不想尝试。
与此相对的,心理学上还有一个词,叫做“自我服务偏差”,就是人们会将事情好的结果,归功到自己的努力聪明或者智慧上,而将坏的结果归咎于环境或者运气,这种归因方式呢,好的方向在于确实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坏的作用是容易变得不负责任诸多借口。
所以,如何教孩子正确归因,既可以避免孩子自卑怯懦,也可以避免孩子盲目自大。这两种心态都容易导致孩子停步不前。
也是要从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孩子摔倒了,千万别像老辈人一样,去锤着地板说是地板的错,而是要在安抚孩子之后慢慢的跟他分析,到底是因为我们跑快了,还是袜子太滑,还是被什么东西绊到了,下次我们该怎么样避免这种伤害。
孩子大一点,考试成功或者失利了,也不妨分析一下:当我们成功了,那自然应该归因为我们最近很努力,知识点掌握的很扎实,如果失败呢,是最近有些懈怠?还是题目比较偏比较难?还是考试的时候压力太大没有发挥好?如何改变我们可控制的因素,下次往好的方向上努力,如何制定计划寻找方法。
让孩子了解到,在前进的路上,失败和成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也可以冷静的去分析失败,找到原因,进而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将失败转化为经验,为成功铺垫好基石,才是面对挫折的最好态度。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