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常见的三种处理方法
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家庭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里孩子被欺负了,家长大多数情况会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一、替孩子出头或教孩子打回去,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利。
很多父母都意识到现在我们是民主社会,所谓民主就是要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孩子受欺负了,如果不予以回击的话,很有一定的概率会被贴上“好欺负”的标签,从而导致孩子遭受校园暴力。
家长往往会替孩子出头或者让孩子打回去,就算打不过,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证明自己是不好欺负的。
父母替孩子出头行不行?
替孩子出头,其实是源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希望孩子在遇到任何问题父母就会给他出面解决,而不是引领孩子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的发展,如果儿童的探索行为不被允许,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于他人。
从表面上看,过度保护孩子可以让孩子免受一些伤害,但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束缚了孩子的手脚,让孩子无法独立起来。
那么,当他们在遇到外界的一些困惑,比如有孩子动手推了他们一下,抢走了他们的玩具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像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瑟瑟发抖了。
替孩子出头的方式,只能让孩子学会逃避问题,遇到事情不敢独自面对。
教孩子打回去行不行?
之前网络上看到一条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俩孩子在玩耍时因互相推撞,之后引发2位妈妈激烈争吵。一位妈妈教育孩子说:不管大人小孩,以后谁这么抓你,你就揍他。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孩子在商场附近玩耍,一个打了另一个,孩子他妈就去帮着“回击”,结果,另外一位的妈妈不干了!并质问对方。
这个妈妈认为两小孩打架是小孩的事,大人掺和进来不应该!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嘴,最后,被打孩子的妈妈撂了狠话,还好好教育了一番自家孩子:给我打回去,不管大人小孩揍他!
心理学上有句话:你教孩子解决矛盾的行为,暴露了你童年的经历。
当一个父母教育孩子用暴力解决暴力的时候,其实是在告诉孩子: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被人对待或者小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教我处理问题的。
家长之后会发现,爱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别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还手,很可能进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严重的殴打。
打过来、打过去,小冲突也可能会升级成为一场严重的打架,谁能保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不给对方造成意外伤害呢?
暴力解决冲突,也许在短时间看来,是能起到震慑对方立竿见影的功效。
但我们从长期角度看,暴力回击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冲突,甚至导致孩子出现暴力倾向,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因为在孩子接受到的认知,是觉得暴力捍卫权利,是解决冲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校或者社会里同学或者身边人都敬而远之的暴力分子。
二. 哄劝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隐忍
就像最开始诺妈提到的这个朋友姥爷的做法,觉得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孩子遇到非常不公正的对待后,为了希望减少冲突,直接不顾及孩子当下的感受,选择了带孩子逃离现场或者隐忍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忍让派家长的理念没有错,但要注意,别让孩子陷入了“逆来顺受”的境地。
例如,有些孩子认为,别人欺负我,连爸爸和妈妈都不帮我出面搞定,跟老师讲过了,老师批评过那个孩子,可他依然这样对我,看来以后只能默默忍受了。
如果孩子从小受欺负不敢反抗,或者感觉自己不应该反抗,他会慢慢的自卑,越来越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长过程中会遭到慢慢的变多的欺侮。
如果当下孩子确实遭到了别的孩子敌意性攻击并且通过肢体和身体语言表示受到了伤害,回避冲突的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是不被重视的,是被压抑的。
这样的孩子会认为,即使受到了被侵害的待遇,只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我们会看到网上很多新闻,有的孩子在校园长期遭受霸凌事件,第一时间不敢告诉家长,而是想着忍忍就过去了。
所以当遇到类似这样敌意性攻击事件的情形,教孩子隐忍和回避冲突,会导致孩子形成压抑型的人格特点。
三. 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指责自己的孩子
今年4月份上海17岁中学生跳桥事件在网上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据报道,男孩今年17岁,是职业初中二年级学生,因为和同学发生冲突,母亲把孩子接回去,批评教育,因为争执,母亲把车停在大桥上面路中间,停下来批评他,结果孩子和别人打架没事,却死在母亲的“批评教育”下。
这类型的家长在孩子和别人有了矛盾就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即便错在对方,也要让孩子反省、认错,这种做法看似在教育孩子,却不知当孩子长期遭遇内心受挫时,他会失去对公平失去信心。
他会认为我告诉了父母的结果,就是遭来父母的一顿数落,最后甚至自暴自弃,即便真的受到了欺辱也不会向家长求助。
一个大约4岁的男孩在搭积木,后来,搭积木的区域又来了一名6岁的女孩,女孩很调皮,抢走了男孩已经搭好的积木。
男孩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男孩的妈妈,男孩的妈妈一上来就很凶地责备男孩:你就知道哭,像个男孩子的样子吗?她抢你的积木,你过去抢啊!哭有用吗?
期间,男孩的妈妈几次拉孩子起来,让他去要回自己的积木,男孩都不肯去,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男孩“窝囊”的行为让妈妈异常愤怒,说了很多伤男孩自尊的话,胆小鬼、窝囊废、不中用、爱哭鬼等等。
身为父母,看到孩子被欺负了,心里肯定会不舒服,更让人耿耿于怀的是宝宝的怒其不争——咋就不知道还手呢?
那家长可以怎么做呢?诺妈今天用正面管教的工具和方法,给大家具体谈一下,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怎样积极地应对。
02.
父母先学会理性看待“受欺负”这件事
处在幼儿园或刚上小学阶段的孩子之间产生打闹行为,并不是真心想要欺负他人。
因为,孩子总是要和其他同龄人接触的,碰触、拉扯、推搡其他小朋友的身体,都是免不了的,而这也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
我们经常能够正常的看到有时候孩子发生冲突时,两个大人还在为孩子的一点小冲突闹得很不愉快时,情绪失控甚至扭打到一起。
闹了半天,最后两个孩子已经又玩到一起去了,大人还陷入情绪斗争中无法自拔。
有次带小诺在小区里玩,就亲身目睹了现实版的例子。
两个孩子因为同时想先玩一个轮胎,结果大一点的小孩就把后来的小朋友轻推了一下,结果孩子的姥姥不干了,一直要讨说法,指责对方孩子欺负自己家外孙,两个家长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说要报警处理问题。
两人僵持不下,而旁边的孩子已经又忘了刚才的事情,继续玩了。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生理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有的孩子是通过过激的方式引起关注。
无论何种情况,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简单地看成是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这显然加入了成年人的主观意识,而没有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
如果大人用过激的方式处理,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我们成人脑海中固有的“孩子和别人有矛盾是不好的”、“孩子被同伴推了两下,就是被人欺负了”的观念。
当孩子3-4岁以上语言发展和有了一定社交能力,如果孩子当下的感受并不认为被欺负,或者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心上,我们就可以尊重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把解决矛盾的权利还给孩子。
如果是2岁以下的孩子发生冲突的情绪,由于社交冲突解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
比如因为玩具之争或者游戏先后顺序之争会让他们内心非常愤怒和恐惧的情况而不知所措,我们应该给孩子示范公共社交的规则,引导孩子建立良好认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确实受了欺负,孩子自己也解决不了,比如当遇到别的小朋友未经允许插队或者暴力抢夺自己的私有玩具时,父母可以阻止对方孩子的侵犯行为。
用正面管教讲的和善而坚定的语言给孩子示范,告诉实施侵犯行为的孩子:“抱歉,你需要先问过她,是否同意让你先玩或者愿意把她的玩具分享给你。”
诺诺今年3岁上幼儿园了。有次诺诺下幼儿园后在一个小广场玩捡树皮,有个比她大两岁的小哥哥过来没有经过她的允许直接抢夺她手里的树皮。
当时诺诺被吓到后非常愤怒地哭了,但她还是紧握着树皮没有妥协,带着哭腔和坚定地眼神告诉小男孩:“请你不要抢我树皮,我还没同意呢!得等我准备好!”
过了一会,等她感受好些了,过去自己跟小男孩说,我现在准备好了,同意可以给你玩了。
下次请你先问过我,这样抢会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最后两人也非常愉快的和解玩在了一起。
这也是因为从诺诺很小的时候我们会有意识的引领孩子,当遇到被别人抢夺玩具,可以怎样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怎样用语言沟通的方式来应对被欺负的情形。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樊登讲过的,有的孩子就是敌意性的攻击行为,比如年龄较大的孩子表现出欺凌现象,是可以告诉自己孩子,如果真的是有欺凌现象的人,需要远离。
03.
共情,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感受
当发生被欺负的情形,有的家长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而非第一时间去接纳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否认孩子有这样不好的情绪。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职场上偶尔会跟同事产生意见分歧内心有情绪,这时候跟你的另一半说了这件事,其实是希望吐槽两句释放一下内心的情绪,而不是真正的希望必须得到一个应对的方法和答案。
这时候,你的另一半就会说,你不该有这样的想法,你以后得跟同事搞好关系,对你以后职业生涯有帮助啊!
这时候,你会不会感觉内心的负面情绪不仅没有正真获得缓解,反而会更生气。
因为当我们告诉另一个人,你不应该这样做,其实是在告诉那个人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否认他的情绪和感受的。
正面管教里面讲到一个方法叫——共情,也是诺妈经常会在跟周围人包括孩子相处时,会用到的一个方法。
什么是共情?
共情就是我能够理解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有感同深身的感触,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积极关系的桥梁。
同样,当孩子遇到被欺负的情形,有了负面的情绪,我们是否能先放下对这件事本身对错的评判,先让孩子的情绪感受得到家人的理解。
那在孩子被欺负或者被抢了玩具,我们大家可以怎样共情呢?
比如在别的孩子抢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孩子嚎啕大哭时,我们大家可以抱着孩子等待孩子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跟孩子这样沟通。
宝宝,刚才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你感觉非常生气和愤怒对么?
妈妈很理解你,如果妈妈非常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抢走,妈妈同样也会非常生气和难过。
你有这样的情绪和感受妈妈觉得是很正常的。
等你平静一些之后,妈妈愿意跟你一起面对,帮助你一起找找处理问题的办法。
让孩子感受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家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这样即使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有发自内心的力量去解决。
04.
积极倾听,启发式提问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了,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公共社交场所发生了冲突或者所谓被人欺负的现象,我们接纳孩子感受后,下一步就需要建立积极的倾听。
这个倾听,是不带大人主观色彩地对这件事情加以推测,尽量减少大人提供的主观判断结论信息。
之前网上有个新闻说到,一个妈妈看到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手上受了点伤,非常动怒。
就问孩子:“是不是小朋友打你了!”或者问,“是不是你在幼儿园惹事了!” 打你或者惹事,就是加入了大人的主观评判,这会让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的孩子,误认为这个推断的结论等同于事实,就会说“是,别人打我”。
我们大家可以怎么做呢?
宝贝我注意到你手上有个小伤口,或者我注意到刚才你哭了委屈了,发生了什么?
你当时是怎样的感受?
你的做法是怎样的?
你觉得这样做,是否有助于你处理问题?
比如用在幼儿园回家有些情绪这件事,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孩子更能愿意也会更客观的还原事实的经过和自己对整件事情的思考判断。
而不是被大人诱导之后,将大人主观臆断的结论当做客观事实本身。
最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探讨解决问题的更优方式或者其它方式。
有次幼儿园放学我去接小诺,我注意到她头上有沙子。
我没有上去直接评判这件事,而是等待她自己愿意后主动跟我分享。
她说:“妈妈,今天有个小朋友把沙子弄到我头上。“
我说:“哦哦,我也注意到了,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小诺说:“我感觉很不舒服。”
我说:“那你是怎么做的呢?”
小诺说:“我告诉他,请你不要把沙子弄到我头上,这样会让我很不舒服。 ”
我说:“嗯,这是一个好办法~后来有用么?”
小诺说:“嗯,后来他就不这样做了。”
我说:“嗯,我们是否还可以想到一些其它的方法,如果遇到类似问题~”
小诺说:“我也可以稍微离小朋友远一点点,这样他扬起沙子就不会弄到我。”
我说:“嗯是的,谢谢你想出了不错的办法,学会了自我保护。”
这样的一个过程,非常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05.
永远不要教孩子暴力解决问题
众所关注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的原因,就是乘客因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至车辆失控所致。事故发生时,这段路是在修路,该女乘客要下车的站点无法下车。
司机已经提前告知乘客,而该女乘客没有注意到这个通知,等公交车开过了才清楚自己没下车,便与司机开始理论,最后竟然先动手打正在开车的司机,司机用右手格挡,一瞬间将车向左打方向盘,并撞上迎面驶来的一辆红色小轿车,公交车直坠江中。
原因公布之后,网络上一片唏嘘:一场只因坐过站的区区小事,竟演变为酿成15条人命的惨案!代价太过沉重,教训极为深刻。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在这起案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能够准确的看出涉案人员的成长过程认知里,很多时候是靠暴力解决冲突和宣泄情绪的。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当你不希望被别人这样对待,那请你也别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也就是说,即使有时候看起来是自己家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我们在选择处理方式上,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我们这样做,会给孩子起到一个怎样的示范。
冲动暴力解决的结果,有很大的可能是危及更多社会上无辜的生命。
比如我们用辱骂回应对方孩子或者家长,孩子学习到的就是辱骂。
我们用暴力攻击对方来泄愤或者处理问题,孩子学习到的就是通过暴力还击处理问题。
如果我们能用更积极的方式比如理性沟通、对事不对人这样的方式解决,孩子就会学习到冷静、理性和宽容。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里有镜像神经元,是说孩子会从父母平时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去模仿,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给孩子示范的是什么,孩子就会学到什么。
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虽然我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如果每一个家庭每个父母都能带给孩子积极的引领方式,社会的正能量就会多一点点,人与人之间的爱,就多了一点点。
- END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