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婴儿哭闹时,习惯用一个安抚方式:摇晃式安抚。还别说,这种方式挺管用,3~5分钟就能起到效果,而且很容易把宝宝哄睡。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你以为宝宝是情绪稳定了,其实就是宝宝“昏睡”过去了。
父母的无知,让孩子付出了代价
一个只有三个月大的男婴,却因为脑出血,经历了一次开颅手术。住院期间,孩子的妈妈几乎一天只吃一顿饭,脸上经常挂着泪水。因为孩子月龄小,只能24小时一刻不离的看护,打点滴都得用微量注射器。
手术前,男婴的爸爸说,妻子确实经常用摇晃的方式哄宝宝睡觉,有时候宝宝睡着了,她也不舍得放下,继续抱着宝宝摇晃。谁知突然有一天,宝宝一直抽搐不停,面色苍白还有呕吐症状,赶紧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医生诊断为“婴儿摇晃综合征”,宝宝的脑子里出现了积液,需要及时排出体外。幸运的是,孩子因为治疗及时,术后恢复很好,目前没有发现其他并发症。
再讲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一个刚满10个月大的女婴,因为爸爸出差刚回来,看到女儿后非常的兴奋。抱在怀里不停地转圈,随后爸爸向上举起女儿,做出了向上抛的动作来逗孩子,谁知悲剧就此发生。
只向上抛了三次,孩子下来后脸色立马变得苍白、开始轻微抽搐。一开始家里人以为是孩子被吓到了,并没有太在意。但过了两天后,孩子并没有缓过来,抽搐的频率也慢慢变得多,这时妈妈才意识到了严重性,急忙把女儿送到了医院。
到医院后,女儿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全家哭成了泪人。虽然孩子没有了生命危险,但医生说可能会有其它后遗症。爸爸听到医生的话后,悔不当初,一直自责“都怪我,都是我的错!”
我相信,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有时候错误的行为,最终只能让孩子来承受,甚至因为自己犯的错,会后悔一辈子。
“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危害
你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因为“过度摇晃”导致婴幼儿脑出血、瘫痪、死亡的病例并不少见,而我们身边,依然有人在使用这种方法哄孩子。在此,我像所有父母科普一个医学常识:婴儿哭闹时,绝对不能用“摇晃”的方式来哄,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方法!
婴儿摇晃综合征,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还未发育成熟。大脑内部有较大空隙,过度晃动很容易引发颅内受伤,包括血管破裂和神经受损。
常见的摇晃方式有:前后晃、上下颠、连颠带晃,有些父母出于对婴儿的喜爱,还会把孩子架在肩膀上晃动;有的父母还会抱着婴儿,前后左右不断摇晃,甚至做出一些危险刺激的游戏。这些错误的动作,是导致婴儿摇晃综合症的罪魁祸首。
婴儿不同于成年人,其头部的体积和重量,远比成年人要多。再者,婴儿的颈部肌肉、颈椎、韧带都很弱,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震荡。
哄孩子的正确方法
1、寻找哭闹原因
正常的情况下,宝宝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只有在困了、饿了、尿湿了、出牙不适、缺钙、肚疼、睡眠规律紊乱时,才会有哭闹现象。找准了原因,就可以有效去解决,如果宝宝持续哭闹,而你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可以送医求助。
2、轻拍+哼曲
有时候,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哭闹,或者是“磨瞌睡”。这样一个时间段,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轻拍宝宝的后背,加上哼唱歌曲,给宝宝营造一种催眠的环境。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宝宝情绪稳定,止住哭闹。
3、只走不摇
我发现,很多父母只是习惯了摇晃,并非刻意为之。这样一个时间段,就要多注意自己的动作,你可完全抱着宝宝,在家里来回走路,模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但切不可摇晃。正常的走路肯定没问题,但胳膊和腰绝对不能晃动。
4、玩具逗乐
给宝宝买一些会发出声响的小玩具,当宝宝哭闹时,父母可以拿出这些玩具,在宝宝面前晃动下,发出一些声响,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减轻宝宝哭闹的情绪。
从现在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绝对不能再摇晃宝宝了。同时,也要提醒自己身边的宝妈,把“婴儿摇晃综合征”这个医学知识点,普及给更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