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一位家长都特别喜欢听到别人夸赞自己孩子“这孩子真乖”,当然,家长自己也希望孩子“乖”,包括孩子上学之后,家长也会叮嘱孩子“在幼儿园/学校你要乖乖的,听老师的话,知道吗?”
于是,孩子也开始懂得:如果我表现得“乖”,爸爸和妈妈就会高兴,就会夸奖我,其他人也会喜欢我。
然而,这些小时候的“乖”孩子在长大之后,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曾经有专业的心理分析师统计了向自己咨询的客户情况,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那些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小时候并不是我们大家都认为的那些叛逆、不听话的孩子,而是大家口中的“乖”孩子。
小时候明明懂事又听话,为什么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乖”孩子是怎么来的?
在“乖”孩子中,确实有些是天生性格比较乖巧,但大部分“乖”孩子其实都是后天形成的。而下面两种养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慢慢的变“乖”:
1.家长不恰当的责备
孩子成长过程中,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能够顺从大人的意思,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大人就会开启“责备模式”:
“吃饭怎么弄得到处都是啊?你就不能好好吃/快点吃吗?”
“谁让你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的,赶快给我放回去!”
“你个小孩子懂什么?大人说话别瞎插嘴,你只要听话就行了!”
“不许哭了,再哭信不信我打你!”
父母的这种强势与不恰当的责备,一方面会让孩子变得害怕,胆子稍微小一点的孩子,就会不敢违逆父母的意愿,从而停下探索的脚步;另一方面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被爱,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和夸奖,他们就会选择顺从。
2.家长不恰当的引导
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中国很多父母是疏于表达自我和“讨好”的,而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也会把这种理念传给孩子,比如说父母可能会这样和孩子说:
“你在爷爷/外婆家要乖乖的,不要朝他们要东西,不要给他们添麻烦。”
“宝贝,不要再闹了,你看,周围的叔叔阿姨都不高兴了。”
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就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表达你的需求”,“你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是别人会不高兴”,当孩子总是被这样教育,他就会压抑自己的需求,明明想要某样东西,却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而不敢要;明明不想做某件事情,却因为害怕别人不高兴而不敢拒绝。
久而久之,孩子确实表现得“乖”了,却也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父母为何会喜欢乖巧懂事的孩子呢?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样的孩子带起来最省心。所以他们压抑了孩子真正的需求,不给孩子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让孩子顺从父母的意愿,把生性并不乖巧的孩子硬是拗成“乖巧”的样子了。
试想,从小到大需求就被抑制,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人,长大后能没有心理问题吗?
二、爱孩子,要爱他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他故作谦卑和讨好的样子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有多少父母反思过,自己爱孩子,真的是为了让孩子更服从自己吗?孩子如果不服从自己,你就不爱他了吗?显然没有一点一个父母会主动承认,但在真实的生活中,很多父母确确实实是在这样做。
父母如果不希望孩子长大后拥有“讨好型人格”,应该这样做:
1.在任何时候都告诉孩子“我爱你”
父母平时不要在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用“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这个样子,我一点都不喜欢你”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
孩子犯错了,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妈妈很爱你,但是这件事你做得不对,妈妈必须要批评/纠正/惩罚你。”
2.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父母总是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说一些类似“你看那谁,学习成绩真好,你要是那样就好了”的话,孩子在心里就会想:爸爸和妈妈原来不喜欢我,喜欢那样的孩子,从而对自我产生怀疑。
所以,父母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更不要打击孩子,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爸爸和妈妈不是因为你有优点才爱你的,而是因为你是爸爸和妈妈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3.告诉孩子:你有自己的价值,永远不要让别人的评价左右你的人生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总是否定和打击孩子,孩子犯错了,要告诉孩子错的原因是“你违反了规矩”或者“你这样做会带来危险”,而不是“这会让别人不高兴”或者“这会导致别人不喜欢你。”
父母要认可孩子的价值,教会孩子自尊和自爱,告诉孩子“你的人生应该由你自己做主,而不是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
总之,父母如果能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孩子,是爱他真实的样子,而不是他故作谦卑和故意讨好的样子,就不会固执地让孩子“乖”“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