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小学必须要分床睡了吗?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是否也要随大流?育儿路上一不小心就产生了焦虑。其实,并不需要那么担心,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战胜自己的焦虑。
本期投稿作者:梦平
越早分床睡越好吗?
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麦肯纳教授几十年致力于研究亲子睡眠行为,他的观点却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睡眠性格,不管是分房睡还是跟父母同睡,都是一个家庭的私事,与他人和外界的舆论无关,一切都要从真实的情况出发!
01提前做好准备
分床睡的时间,要根据孩子自身所能接受的程度来做出决定,切记跟风。但家长们需要做的是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在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过程中,慢慢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安全感。
对于孩子来说,能够独自睡觉,其实和自己能够穿衣吃饭一样,都是一种习惯下自立、自强、自信的表现,家长予以正向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更快速地适应和接受。
02不跟风,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一些父母,在孩子一岁左右就与孩子分床睡了,更有许多妈妈在宝贝上幼儿园后,长期纠结于分床睡的难题。她们常常会说:“你看某某某,早就和爸爸和妈妈分床睡了,你也该和爸爸和妈妈分床睡。”可话音未落,孩子便哭了:“妈妈,你不爱我了吗?妈妈,你不关心我了吗?我会害怕的呀。妈妈,我怕黑,我要你陪着才能入睡.......。”
听到孩子这些话,妈妈们可能会有些焦虑,认为自己孩子的独立性实在太差,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依赖父母是天性,这种依赖和独立之间,父母要找到一个和谐点,既有利于亲子关系,又为孩子保留独立思考的空间,家长与孩子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相互磨合,而非机械性地完成任务,以免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接收分床睡的信号
孩子不能总和家长睡一起呀,何时分床睡比较好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人而异,但家长能够准确的通过以下几点做出判断。
01进入幼儿园的时候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标志着他迈进了人生前进的第一步,要逐渐走向独立并适应新的生活了。有了新的社交圈子,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这是一个独立的契机,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考虑给孩子一个小空间,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02对家长过度依赖的时候
有的孩子是妈妈带,但大部分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跟着老人一起睡的孩子有很多,时间久了,孩子的依赖情绪很重。在多个人照顾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的独立性可能会较弱,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薄弱。
孩子对家长的情感黏着度高,什么事情都要家长解决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了,是不是太纵容孩子了?是不是没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呢?这个空间不只是思维层面的,也包含空间层面的。
03当孩子开始产生性好奇的时候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社交圈里有了同年龄段的异性,你会发现,这时候的孩子开始知道害羞了。这时的孩子,对于两性已经有了朦胧的意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恋父、恋母的情结,父母要帮孩子建立好性别观,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其实孩子有喜欢的异性是正常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想法说出来,接受孩子的各种想法,而不是去限制孩子情感的发展。比如,我们大家可以告诉孩子,你有喜欢的人很正常呀,爸妈小时候也有喜欢的对象。将孩子和自己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交流,平常心对待孩子身体和心灵的成长。
如何帮助孩子和父母分床睡呢?
01帮助孩子接受变化
分床或者不分床睡,不是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而是在真实的情况和居住条件的客观前提下,顺其自然的做法。正常的情况下,上小学前也就是六岁左右的年龄段最为合适,为什么选择这个年龄段,是因孩子在这个阶段已能明白道理,承受能力正在增强,但不是每个孩子必须在这个年龄段完成分床睡的任务,如果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不能接受分床睡,父母不要强行而为,要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慢慢引导孩子接受成长中的身体和外在事物的变化。
02引导功夫做足
前期的分床,要多安抚多陪伴孩子,可以讲睡前故事,等待孩子睡着后再关灯离开。刚开始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先分床不分房,采用渐进式来帮助孩子独立。
03装饰好属于孩子的“小领土”
分床前很重要的工作是给孩子布置一个温馨的小房间,如果有条件给孩子独立卧室的话,可以按孩子的喜好,尽量将房间布置得温馨、明亮,可以多放些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保证孩子的安全感受。初期的一段时间,可优先考虑给孩子开一盏暖光夜灯,陪伴孩子度过缺少安全感的黑夜。
如果没条件给孩子独立卧室的话,可以用双层床的形式吸引孩子的兴趣,先实现分床睡。
最后,我们要明白,刻意的剥离并非真正的独立!亲子教育是灵活机动的,不仅是体现在分床睡这一件事上,我们对孩子的爱可以表现在陪伴、尝试、鼓励、放手上,但切忌执着和极端。路漫漫兮,其修远已。成长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邵琨
责任审读:廖思拍
责任校对: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