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人来说,最熟悉的老虎莫过于东北虎和华南虎,这两种虎现在我们在动物园最容易接触或者见到的老虎,但是你知道吗?在古时候我国曾拥有5个老虎品种,它们遍布华夏大地,其中新疆虎最为神秘,它生活在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及周边地区,由于这些地方干旱缺水,人烟稀少,新疆虎也被称为是“最耐干旱”的老虎。
新疆虎的神秘之处除了生存之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灭绝速度十分迅速,迅速到人们来不及反应。
只要关注过新疆虎的人,必然会了解这么一个“趣闻”,说新疆虎的灭绝极有可能跟一种蚂蚁有关,在罗布泊人的传说里面,这是一种比普通蚂蚁个头更大的蚂蚁,颜色奇异但是在阳光照射下会变得更透明一些,这些蚂蚁以老虎幼崽的胞衣为食,当蚂蚁们发现动物尸体或者产子时就会蜂拥而至尽情啃食,短短一瞬间就能将活物化为一堆白骨。
老虎产子一般都在每年的4-6月份,这个季节天气较为温暖湿润,的确是蚂蚁最为活跃的时期,但凭靠小小的蚂蚁,就能使得新疆虎快速灭绝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件事情过于荒诞,不排除人们赋予了一层神话色彩,毕竟在罗布泊人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加以润色,最终成了如今我们所听到的版本。
抛开别的不谈,大多数动物都会根据环境进行适应性改变,如果新疆虎真的遭遇到了“蚁害”,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面,老虎可完全通过调整繁殖期来应对这种危害,所以新疆虎的快速消失,必然有着更为深层,更加真实的原因。
新疆虎是什么虎?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包含已经灭绝的三种老虎在内,现代虎一共可以分成9个亚种,分别是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苏门答腊虎、马来虎、爪哇虎、巴厘虎和里海虎,那么新疆虎又是什么虎?
其实新疆虎是对生活在我国天山南北一带里海虎的称呼,所以严格来说国际上并没有新疆虎这一亚种,它只是里海虎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一个分支而已。
里海虎
在历史上,里海虎是第三大的老虎,体型仅次于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西亚及中亚一带,具体到国家的话则是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
里海虎的分布范围很广,但受限于中亚、西亚的气候环境,大多数里海虎都生活在盆地河流的流域及湖泊周边,不难理解,老虎的生活离不开水资源,靠近水源的地方植被较多,猎物也较为丰富。
里海虎历史分布图
里海虎在中国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及周边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山南北,对于国人来说,更喜欢称它们为新疆虎。
由于新疆一带的降雨量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少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核心区域,一年降雨量不足20毫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大多数都比较耐干旱,所以新疆虎理所当然地称为了世界上最耐干旱的老虎,没有之一。
由于新疆虎消失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只有少许的文字描述和画图,新疆虎总体来说与其他地方的里海虎是相似的,但又有区别于东北虎等其他虎种。
受沙漠地区环境的影响,新疆虎的毛色较淡,呈现淡黄褐色,像是沙子与橘黄色之间的过渡色,能起到很好的伪装作用。除了头颈肩部及尾部之外的区域,条纹也比其他老虎的浅,呈深棕色。
现在人们了解新疆虎的重要资料,其实都来自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记载,他多次深入塔里木盆地进行实地调查,最终为我们后世了解新疆虎提供了非常多的资料。
不过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们的认知也会受限,斯文·赫定也不例外,就比如前面提到的罗布泊人认为新疆虎的灭绝,是因为蚂蚁的吞噬,关于这点从赫定的记录来看他是深信不疑。
新疆虎的消失,人类大量捕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按说既然新疆虎也该如同其他老虎一样,留下大量的皮毛或者相关制品,但是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中国尚未发现一具新疆虎的标本,甚至连完整的皮毛都没有,而整个世界范围内,关于新疆虎的皮毛也寥寥无几,瑞典民族博物馆里面有一具,哈萨克斯坦的动物研究所里面也有一具。
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曾信誓旦旦地说要捕获一只新疆虎制成标本给全世界看,但最终不是老虎的对手而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普尔热瓦尔斯基
新疆虎的历史生存状态
新疆一带虽然也干旱少雨,但是靠着一些河流及湖泊的滋养,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绿洲,让动物们在此繁养生息,尤其是南疆地区,气候相对来说较为温暖湿润一些,生物多样性就更丰富了,古时候的准葛尔盆地及周边地区,动物资源算是较为丰富,根据乔坎·瓦里汗诺夫的《准葛尔概况》的记载,在盆地平原地区,有着虎、雪豹、欧斑鸠、地鸨、野猪、野鸡等众多动物。
很多时候新疆虎都如同雪山上的“雪怪”,神农架的“野人”般神秘,但古时天山南北都有新疆虎分布的,而且分布范围还很广,在整个泛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都有分布,不过如果我们聚焦到更细的层面上会发现,新疆虎的栖息地与同时代下的华南虎、东北虎的栖息地又不一样,新疆虎的栖息地比较碎片化,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的附近,简单来说就是依水而居,而后两种虎的栖息地连成一片十分完整。
新疆虎历史分布图
1876-1877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探秘塔里木河及罗布泊的时候发现,当时的老虎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他甚至发出了“像伏尔加河的狼一样多”的感慨。
到了1885年再次进入新疆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老虎的数量相对于之前来说减少了一些,南疆的数量要远比北疆的多了,不过整体来说依旧很可观。
而到了1899-1900年时,斯文·赫定探险时。罗布泊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不适合人类和动物们居住了,这里的新疆虎数量也没有普尔热瓦尔斯基所描述的那么夸张。
跟着时间的推移,斯文·赫定在1934年再次回到了此地,但根据当地人的描述,最近的一次老虎目击事件都是发生在10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一只很老的新疆虎沿着岸边森林往塔里木河的上游走去。
其实早在1927年的时候,根据德国探险家艾米尔·特林克勒的探险报告里面的描述,当地人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老虎了,可见跟着时间的推移,新疆虎快速消失了。
斯文·赫定
新疆虎大量减少的时间段是1899-1961年,这与斯文·赫定等人的探险记录描述的情况一致,新疆虎从遍布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到在新疆全境消失,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十分迅速的,迅速到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就没有老虎的存在了。
19世纪末之前,新疆虎虽不能说在天山南北遍地都是,但想要目击它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多地的新疆虎已经消失了,至20年代时,塔里木河流域的新疆虎基本灭绝;
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整个新疆虎的历史分布区域内,几乎都见不到老虎了,表明新疆虎自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环境骤变才是新疆虎灭绝的主因
如今天山附近的区域已经是将近一个世纪没有老虎的存在了,新疆虎从遍布塔里木盆地到灭绝,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关于新疆虎的灭绝,人们做了很多猜测和考察,其中人为捕猎是一个因素。
1899年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的时候就曾画过一张速写,画作的内容正是一只新疆虎受困于猎人的陷阱中,老虎的前爪被一个圆形的兽夹夹住了,拼命想要挣脱,但是却越陷越深。
斯文·赫定的速写画
长时间与老虎相处的罗布泊人,非常了解新疆虎的习性,老虎经常袭击牲畜,而罗布泊人也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猎虎方法,他们用铁器制作各种陷阱,就设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一旦老虎“中招”,就会大吼大叫,但此时的罗布泊人并不急于去抓获新疆虎,而是等个十天半个月之后,老虎变得极度虚弱或者死亡时,他们才去处理。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毕竟受困于陷阱的老虎,会比平时更加凶猛易怒,甚至会做困兽之斗,没有长枪短炮的人类,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当时的人们普遍有猎虎的习惯,一方面是清除对人类和牲畜的潜在威胁,另外一方面则是满足人们“靠山吃山,靠湖吃湖”的生存需求,虎肉能充饥,虎皮能御寒。
另外,靠着玛纳斯河、塔里木河及其支流、罗布泊的滋养,芳草鲜美,野猪等动物成群,新疆虎也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
但是后来随着人类大量开垦荒地,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锐减,老虎失了猎物和家园,自然也就生存不下去了。
新疆虎狩猎图
虽然捕猎、猎物减少等都是造成新疆虎灭绝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新疆虎快速灭绝最大的原因还是环境的骤变,在这种变化面前,曾经强盛一时的楼兰古国尚且不能幸免,更何况是新疆虎?
老虎位于食物链顶端,虽然能够捕食同生境中的绝大多数动物,但是相对应的,它们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大,甚至生态系统中的某一项因素改变,都有可能影响老虎整个种群。
新疆虎的栖息地整体分布十分零散,各地之间互不联通,分布特征也是依水而居,所以不难看出来,新疆虎的生存,受河流、湖泊的影响十分巨大。
19世纪初之前,塔里木河还是一条十分汹涌的大河,水流量较大,从昆仑山脉,流经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区,最终汇入罗布泊。
但是在1921年的时候,塔里木河的一条支流在雨水的冲刷下,河道不断变宽,成为一条大河,加上泥沙堆积等原因,最终迫使塔里木河向北改道。受此影响,原本河段的下游水源枯竭,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最终环境恶化,大量野生动物销声匿迹。
罗布泊作为曾经最重要的大湖泊,滋养着数以万计的生物和人类,但是在后来,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湖泊的面积逐渐缩小、越来越干,直至干涸。
水是万物之源,当时的人类可以依靠迁徙到别的地方去将生活继续下去,但是对于当地的野生动物来说,就只能眼睁睁地等待死亡的到来。在之后的岁月里面,虽然人们多次组织团队进行考察,但都没有发现新疆虎的踪迹,而民间虽有多次目击事件的消息传出,但大多都无法考究。
新疆虎的生态作用
新疆虎最主要的栖息地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本就是新疆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所以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显得特别的重要,老虎被誉为衡量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风向标,是森林环境下的旗舰物种,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湿地上,新疆虎直接或间接地控制野猪等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同时也限制了狼等同一生境下其他捕食者的种群发展。
另外,新疆虎通过捕食猎物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降低了猎物种群因个体数量过多,造成疾病传染、超过环境承载力引起生态系统崩溃等风险,使得猎物种群的健康度较高,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平衡。
老虎捕食野猪
近些年经常会传出野猪泛滥毁坏庄稼的新闻,一方面是对我国环境和动物保护工作的肯定,毕竟野猪多了起来,就代表着野外越来越适合它们生存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捕食者缺失之后所带来的危害,原本我国大部分森林都生活着虎豹犲,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猛兽逐渐退出了森林,没有了天敌的野猪,在人类的保护下种群发展很快,很快就超过了森林环境的承载范围,最终蔓延到人类的生活区域。
穿越马路的野猪
可能一些人不是很理解,新疆虎捕杀野猪等食草动物怎么会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关?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我们大家可以看看秦岭一些地区的现状。成都商报曾报道过在9年时间里面,秦岭的羚牛频繁伤人,事件竟然高达155起,表明秦岭的羚牛数量在这些年里面变得多了起来。
羚牛虽然是一种食草动物,但性格暴躁好战,经常在树干打磨自己的牛角,久而久之,秦岭许多冷杉树被毁,甚至对大熊猫的生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当地能够捕食羚牛的猛兽寥寥无几,若老虎存在,羚牛的数量就会得到限制,前面提到的这些情况,基本上就能够避免或者减轻,所以新疆虎的存在,使得本就脆弱的沙漠绿洲生态系统得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巩固。
我国古今老虎的生存状态
老虎起源于亚洲,主要栖息地也在亚洲,而我国古时候是老虎分布最多的国家,亚种数量高达五种,可以说华夏大陆上,有森林覆盖的地方就有猛虎,其中东北虎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北边部分地区,新疆虎主要分布在新疆一带,孟加拉虎占据西南部分地区,印度支那虎则仅在云南有分布,而最多的华南虎,占据了华南、华东、华北、西南,甚至是晋南大半个中国之地。
历史上中国的老虎分布图
在20世纪以前,我国的大部分森林,依旧有很多老虎,但是在之后的岁月里面,新疆虎率先消失,紧接着华南虎由于捕食牲畜、伤害人类而遭到大规模捕杀,最终野生个体全部被消灭殆尽,发展至今,虽未灭绝,却也只能生活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了。
东北虎的大量消失,是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当时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偷猎盗猎严重,大部分东北虎被捕杀,或者逃往俄国,以至于后面虽大力保护,但种群数量增长依旧缓慢。
东北虎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森林已经没有了老虎了,即便是豹子也非常稀少。东北虎野生数量30只左右,生活在东北与俄罗斯接壤的自然保护区里面,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生活在西南极少数的地方。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面,我国经历了新疆无虎、华南无虎,希望不要再中国无虎了,从新疆虎灭绝的这件事情上看,保护环境特别的重要,这是你我共同的事。
(原创用心的作品,喜欢请给个赞,关注我,看更多科学、有趣的野生动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