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南郭上村家访
□寇清林
我已年逾九旬,遐想上世纪60年代末,其时我在西安市三十八中学任教,刚送走了老三届的学生上山下乡,又迎来了“七三届”的少年儿童。那时我作为班主任,接了这届八班,全班50多人。“七三届”这批娃娃比较特别,他们在小学几乎没有正式上过课,文化知识根底很差;加之没有经过任何考试,就被全盘招进了中学,导致他们纪律性也很差,常常令教师头疼。其时没有正规讲义,教学作业十分扎手,为了让学生家长和校园一同教育孩子,校领导提出:每位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要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4次。由于我们班70%的学生都来自道北的南郭上村,所以我就成了该村各家的常客。
那时的南郭上村破破烂烂,一大半修建都是旧社会由河南避祸来的人家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很不标准。村里巷道交织,东堵西阻,不知情的人进了里边,就好像入了迷宫,东南摸不着西北。村南边紧靠陇海铁路,每当东来西往的列车经过期,脚底下“突突”直响,有地动山摇之感。村子北边是纱厂街南头,东边是一片麦地,西边是太华路南止境,其时这儿是一段瓶颈斜坡,素日里门庭若市、交通拥堵。
关于教师家访,许多学生心胸不满,在他们间盛行着一个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到俺家。脚踢拳打一同上,一头钻到床底下”。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是“打上门”地去拾掇学生,反倒是和蔼可亲、心胸好心地与家长交流。在教师们耐性的催促下,校园教育与家长教育左右开弓,班里的纪律逐步有了好转。日子长了,很多学生家长竟和教师成了无话不说、无事不谈的好朋友。
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许多学生并不是天然生成横冲直撞,他们都有着难言的苦衷。我的一个学生王珂峰家境贫寒,他父亲是一位修建工人,常年在宝鸡作业,一家7口全赖父亲薪酬过活。王珂峰的父亲为人忠厚,他兢兢业业地劳动,因过度劳累落下一身病,最终总算不支、驾鹤西去,王珂峰一家登时失掉依托。为了赚钱养家,王珂峰和大一点的孩子便拿着带钩的绳子,到太华路南端的斜坡下,挂上满载物品的架子车、拖着瘦弱的身躯进行“拉坡”。班里还有个叫李自本的学生,由于家贫停学,每天带着麻袋去垃圾场拾破烂来保持日子。这些学生的境遇让我感同身受,所以我尽己所能给了他们一点赞助。这些虽说是杯水车薪、杯水车薪,但他们的家人仍是十分感念,常常给孩子们说:“千万别忘了教师的恩惠!”
其时中学是五年制,5年间,我看着这帮孩子从流鼻涕的毛孩一向生长为血气方刚的大姑娘、大小伙,我和他们一同摸爬滚打,学工、学农,到工厂、乡村接受教育,一同拉练、搞战备训练……5年韶光很快曩昔,这些孩子总算要与我分别了,我怀着不舍的心境将他们送向了广阔天地。在这之后,我又接了一个班,恰巧班里又有不少南郭上村的孩子,这样一来,南郭上村就成了我一生中剪不断的怀念。
时至本世纪初,南郭上村的方位旧貌换新颜,太华路也拓宽了,从南头过了立交桥,首要映入眼帘的就是楼房树立、花草树木丛生的靓丽小区,现在这儿已成为道北一颗闪亮的明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