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说- 教育|艺术|生活|少儿
常听到很多宝爸宝妈抱怨:“现在的孩子一点都不省心,根本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一届听话!”
的确,个性教育赋予了孩子们独立思想,爱的教育又助长了他们的勇气,导致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太有主见”,常常对父母发起小小抗争。
抗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不要”系列,你说这个他偏要那个:
“快,该洗澡睡觉了。”
“不要。”
“你就不能做完作业再玩?”
“不要。”
“今天学校要求穿校服哦。”
“不要,我要穿裙子。”
另一种是“无声”系列,比“不要”更气人,直接无视你的话语,讲几十遍都当耳旁风:
“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看看房间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沉默。
“快点,再不出门就要迟到了。”
沉默,并一如既往地东摸摸西摸摸。
以上场景是不是熟悉到扎心了?
这是90%以上家庭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孩子的心理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激怒和挫败父母,他们在专心致志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会不顾别人感受,在你赶时间的时候拖后腿,在你累的时候纠缠不休,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重要的是---你说的,他们都不听!
怎么说,孩子才肯听呢?
这背后,其实是个沟通界面的问题。良好的沟通界面,才是孩子愿意倾听的前提。接下来,我们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几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起到一点帮助。
1、“讲感受”代替“下命令”
当孩子做出“不听话”的一些行为给父母造成困扰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命令的沟通方式,比如:
“不许穿着鞋在房间里跑来跑去。”
“赶时间的时候你不要只顾着玩!”
这些“不许”、“不要”的句式,实则是在下命令,它传递的信息是:我比你懂得多,我有权命令你做什么。它暗含着对孩子的控制,孩子虽然不说,但他可以感受得到,于是,叛逆的想法悄然滋生。
举个例子:
丈夫跟妻子约好去一个地方,丈夫晚到了十分钟,妻子问: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丈夫听到这个问话,会下意识感觉紧张、不舒服。
因为这句话表面是在跟丈夫询问一个原因,其实就是对丈夫的命令:你不该迟到,你应该提前到。
话语中一旦有了控制的味道,处于弱势的一方,很容易就能嗅出。而强势的一方,往往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夹带私货”的,话语中夹带了权力和控制欲。
当孩子在话语中嗅出发号施令的味道,他们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抵抗来自我们的控制。这就是大多数时候,孩子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的根本原因。
试想,如果一个朋友来你家做客,不小心穿着鞋走进房间,你肯定不会跟他讲:马上把鞋脱掉,不脱不许进房间!
你更可能讲:我房间的地板每天都会打扫,进屋都要换鞋,因为我比较喜欢干净。不好意思啊,这有拖鞋,你要不换一下吧?
你不是在命令对方,而是强调了自己的感受,以一种商量的语气去和他对话。你相信对方会给予恰当回应,能够体谅和尊重你的感受。然而,对待孩子,我们却不自觉地摆起了架子。
我们预判孩子是需要被管教的,而我们该担负起管教他们的责任来,不愿意相信孩子具有体谅父母感受的主动性。但是,孩子不是我们的私人所有物,他们理应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被尊重的权利。
看看这个宝妈亲述的例子:
早上出门前,娃各种磨蹭,本来穿衣服就慢,穿好衣服后还要随手抓个玩具摆弄一会。
眼看时间刷刷溜走,我内心无比火大,以前会下意识使用命令的句式:
早上时间本来就紧,你不要只顾着玩,动作快点!
现在我会提醒自个,转个弯,从讲感受切入:
再晚就要迟到咯,迟到没有早点,想想你要一直饿着肚子熬到中午,妈妈好心疼嘛。
这个例子成功向我们展示了沟通界面优化的过程,它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当对孩子脱口而出命令的时候,亲子关系是紧张的,孩子反抗,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改变做法后用"讲感受"代替"下命令",避开了冲突。也让孩子更有同理心去理解,这时孩子的配合度会自然提高,亲子关系得到有效缓解。
2、学会倾听、尊重孩子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有这样一则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意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给孩子穿很多衣服,逼孩子吃饭,拉着孩子上培训班。殊不知,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孩子没吃饱;有一种兴趣,是妈妈觉得孩子喜欢。
当孩子表达他的需求时,请耐心倾听,而不是妄加评论。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真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当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孩子,或许不需要说任何话就能让孩子自己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3、学会接纳、回应孩子
前一阵子热播剧《小欢喜》里的方圆,就是公认的中国好爸爸。在儿子方一凡和妈妈吵架后,耐心的跟儿子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表达了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再表达了儿子的不当之处,最后,方一凡慢慢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跟妈妈道歉。
如果大多数父母都可以像这样和孩子沟通,孩子一定会幸福很多。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是孩子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良好的亲子沟通第一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尓斯曾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要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给出建议和方法。作为父母,能唤醒孩子的灵魂,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4、“后果描述”代替“贬损信息”
我们在看到孩子的问题时,总会火冒三丈,接着就是不自觉地给孩子贴标签。
“你想把我惹火吗?怎么会有你这么不省心的娃!”
“叫你不要搞乱书桌,偏偏要在那玩,永远都是这样。”
“乖孩子才不会像你这样!”
上文中的“不省心”、“你永远都这样”、“不乖”的词语,都属于给孩子下定义,是坏的定义。这些语句被统称为贬损信息,它们会排斥孩子的性格,粉碎他的自尊,强化他的不足。面对这种责备,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人格收到了否定,常常会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行为,或者继续把那些错误的行为做下去。因为,放弃那个烦扰父母的行为,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要承认父母的责备和评价是正确的。
正确的沟通方式是避开贬损信息,不要把孩子的行为上升到“道德层面”,不给孩子定性;尽量使用不带指责的后果描述。
比如,一个孩子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
定性的贬损信息是: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到一地?从来都不知道整理!
不带指责的后果描述是:我看到你把玩具撒了好多在地上,这样我会担心你走路时被绊倒。
此处的关键是,一定要描述孩子行为即将带来的后果,而不是指责评价他。
为什么“后果描述”更管用?
首先,它是对事不对人,孩子只有感到被接纳,才不会通过反抗父母来赢得关注;其次,很多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有时是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不能乱撒玩具。当我们描述事实可能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在帮他们找出问题,这样“熊孩子”才能明白,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不整理是不好的,会给别人给自己造成困扰。
如何才能避开下意识的愤怒,克制自己想要指责孩子的火气?
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当我们即将发火时,克制自己不要脱口而出“你……”,而是尽量用“我”开头的句式。描述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描述事情的后果。当我们尝试这么去做,不仅能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还会在自己身上发现巨大的变化。
父母能在使用这种新的沟通方式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改变,渐渐从一个控制指责型家长变成温和助推型家长。同时,我们也会收获慢慢的变多的正反馈:轻松实现的教养目标,以及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曾经有位育儿教授说过:
让一个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展示她的内心感受,而不是用权威管制孩子,是需要很大勇气和内心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做到的。
能够轻松做到的家长,往往是因为父母小时候就这么对待自己的。
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做好一个会说话的母亲,是有“使命感”的。
父母就像一面镜子,好的,不好的,都会投射到孩子身上,童年时期接收到的错误沟通方式,很可能被带入成年时期,带来终生无法消除的障碍。
所以,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做出改变吧。
5、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教会我们沟通的四部曲: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用心观察,用事实说话,帮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重要环节。
当孩子在跟我们诉说遇到的困难时,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比如“嗯”,“原来是这样”;
当孩子伤心、生气或者难过时,我们大家可以帮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一定很灰心吧”,“你一定很生气吧”,“你应该很难过吧”;
当孩子丢失了最心爱的玩具时,我们大家可以帮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比如“我真希望有机会能够变成超人,帮你把丢失的玩具给找回来!”
马歇尔·卢森堡曾说,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说出孩子的感受,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心情,孩子会因为我们的理解而更加相信我们。
“我相信你,孩子”。
研究表明,有效的亲子沟通应该是这样的:倾听比表达重要,情绪比内容重要,尊重比方法重要。
和孩子交谈,六岁以前适宜面对面,六岁之后要逐渐改为肩并肩。六岁前的孩子在意你的关注,而青少年更希望你做他的朋友。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先学会听,再学会说。先整理情绪和思路,再和孩子说。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用一生的力量说出: "我相信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