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百强名校模拟作文题100题(47-48题)(附电子版及解析)
今天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的是 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百强名校模拟作文题100题(47-48题)
2020届高考语文全国百强名校模拟作文题
100题之47-48题
(附名师审题立意解析优秀作文示范)
4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求: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7.范文:
让学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成人”的目的在于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百科观和人生观;从小就养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美德;从小就成为一个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人。而“成才”的目的在于业务技能的锤炼,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夯实业务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业务能力,在实践的磨练中,在优胜劣汰的经济大潮中有生存能力,能创造财富。成人与成才到底孰轻孰重呢?陈毅元帅曾经说过: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很糟了。这段话极为深入浅出。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德缺,是灾难。
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这位二战中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教育不是为 了培养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人是头等重要的事,人性是教育的精髓和根本。我们教育的使命应该在于“育人”而非“制 器”,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亦即人文德育,应占有优先地位。我们要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心灵里播种上高尚人格的种子、人性的种子、博爱的种子。教师教不好学生一门课,影响的可能是学生某个方面的技能;教不会学生做人,没有人性,就有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要把人性植入孩子的心田。肖川教授说:“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的心灵,如何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我们教育价值百科最为完美的体现。”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却表现出忽视学生人性教育的偏差:重智育轻 德育,重分数轻素质。这种“以分为本”取代“以人为本”的情况,只重学生一时的成绩,忽视学生心灵的成长,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
有人云:“德才兼备是能人,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会害人。”因此,我们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就必须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先。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结合题干要求“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参考立意:①我们要学会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②学会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人不应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③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成长为有人性的人。④做人是一切技能的前提条件和根本。⑤知识要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服务。
材料作文的写作:
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当作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点睛】对于新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所给的材料根植真实的生活,具有时代特色,导向积极,彰显正能量,有新意,比较接地气,易于引发考生的联想、思考。审题时可采用“主旨领悟法”,由此可得出正确立意。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4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信息时代的规则是快吃慢,所以有人认为看准了的事情要马上去干,在干中完善。但是,也有人秉持不急着下判断、不急着做选择、不急着去行动的态度,认为这样能少走弯路。面对一次次机会,我们该做出何种选择?面对纷繁世事,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对待?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8.范文:
快与慢
兵法云“兵贵神速”,谈交战用兵的快;谚语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显慢的真谛。“快”与“慢”似一对冤家,各据半壁江山,互不相让。而我说,快慢各有长,把快与慢结合在一起,才是上上策。
快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时代的步伐。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在快节奏的今天,这是我们一定要的行走方式。我们追求快,追求速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对此时而无奈,却也享受其乐。看改革开放以来,如雷贯耳的“深圳速度”,激励着多少的昂扬斗志;看高潮迭起的奥运会赛场,博尔特、菲尔普斯一次次用速度征服对手,征服观众,书写历史。快,是一种进步,一种能力,一门艺术。我们紧跟其后,一步步感受快的气息与魅力。我们应该快,我们一定要快。
而慢是一份豁达。不再去回首因慢而挨打的中国近代史,无需去担心“快”将人间的温情冷却。走过千山玩水,慢早已沉淀一份淡然,成就一份豁达。细嚼慢咽,精雕细琢,用慢创造的往往是永恒的精品,仅要文火足矣。李时珍一本《本草纲目》用二十年的光阴;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走过十九年,司马迁著《史记》耗时十三载,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梦过十年……精品,是这样炼出来的。慢中的豁达与智慧,早已渗透在点滴之中。慢,慢慢的享受,慢慢的酝酿,收获一份从容的生命姿态。
殊不知,快与慢的完美融合则是一种智慧。在享受快与慢的同时,更应该找到它们的交集。
楚河汉界,仕相炮马,各显神通。是“卒”厉害还是“车”凶悍?小卒一步一个脚印,却也勇往直前,绝不回头,无所畏惧。深入腹地,你将仕能奈何几分!车来势汹汹,横冲直撞,了无障碍便直闯无忌,谁见了都怕三分。可是,烽火战场,它们谁都少不得,谁又能说清是快车好还是慢卒好呢。此时的战场,正是联合车与卒的力量,快慢相辅,冲锋陷阵。
捧起一本好书,是一目十行还是咬文嚼字?快读一气呵成,掌握文本主旨,领悟精髓;慢读品字赏词,感受字里行间的细腻。显然,二者皆不可少,各有其妙。这便是联合的智慧。
生活中的许许多多都是快慢并行的。而控制节奏,驾驭快慢则是一门高超的学问,一种智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或是慢节拍,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要知道,快慢相宜才是真正的境界。
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与慢的结合,人生亦然。把握快与慢的平衡,你便是真正的赢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所给的材料,材料指出现今的时代是“快吃慢”的信息时代,接着指出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认为看准了的事情要马上去干,在干中完善”,二是“不急着下判断、不急着做选择、不急着去行动的态度,认为这样能少走弯路”,这两种态度体现出的是“快”和“慢”的区分,最后以“面对一次次机会,我们该做出何种选择?面对纷繁世事,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对待”来引发考生的思考,明确本次写作的任务,即该选择何种态度。“快”和“慢”这两种态度各有其道理。如肯定第一种,“马上去干”,这其实强调的是“快”,说明要抓住时机,抓住机遇,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俗话说“兵贵神速”,打仗是要讲究速度的,速度要快,否则就会贻误战机。如肯定第二种,即“慢”,“不急着下判断、不急着做选择、不急着去行动的态度,认为这样能少走弯路”,这是在寻找最佳时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稳稳当当地工作。立意的时候,可以从“要快”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要慢”的角度立意,还可以综合二者,写“快慢要适度”“快慢要结合”。在构思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要突出哪一点,突出“快”,还是突出“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都要很明显的表示出来,不要含糊。如从“快”的角度,可以围绕“看准时机,抓住机遇”进行立意;如从“慢”的角度,可以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稳稳当当地工作”的沉稳;如辩证看待二者,可以分析“快”的优劣,慢的好坏以及何时应该快,何时应该慢,什么情况下快,什么情况下慢。如从“快”“慢”的弊端入手,可以指出“快”之浮躁带来的危害,可以指出“慢”会导致错失时机。材料在文体上没有明确限制,考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如写作议论文,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有充足的论据;如写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如下:
及时出手,抓住时机
稳扎稳打,方能行稳致远
把握快与慢的平衡
快慢结合,张弛有度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高中语文”,然后对它说:“作文”,也就是在公众号聊天界面回复:“作文”,即可立即免费获取!】
End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高中语文编辑整理 ,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微信号:sanhaoyuwen)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