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个性化天问:道出了家校的矛盾根源吗?
家长个性化天问:道出了家校的矛盾根源吗?
(【注】刚才,一家长告诉我,孩子放假让她非常头痛,要是孩子天天在学校多好,为啥要放假?我问为什么?因为,她孩子在寒假里面,天天玩游戏,动不动还有发脾气,作为家长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不敢说、更不敢管,并且,孩子有几次离家出走的经历,一百个不愿意放假,有时候,孩子对于她不客气………………这里省略1000多字。放下电话,我感觉她的想法很可笑,很无知,这样一个时间段,我想起了几年前的看过的报道,《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这个家长与文章中的家长恰恰相反。今天晚上,我把几年前写在中国教育人博客的文章修改一下,让她看一看,不过,现在教育人博客升级几个月,还没有开通,文章看不到,我就在网上搜索一下,谢天谢地,好在这篇文章被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转载,下面的文章是修改的。)
核心提示:【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开学一月摧毁6年教育观”、“我花6年把女儿培养成‘最好的自己’开学一个月便把这一切摧毁,6年后,我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据报道,一位家长的“天问”式自述文章在网上引发“超强”热议。其中控诉的一条“学校整齐划一的要求摧垮个性化教育”引发网友“超度”共鸣。(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 201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这位母亲花六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是“三分教七分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等道理,结果孩子进入小学一个月,家长与孩子的观念就被完全颠覆。
这名叫林爻的家长,写出的《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网帖,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新浪微博上引发热议,并登上热门话题之列。
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转载 家长个性化天问:道出了家校的矛盾根源吗?
这位家长个性化天问:能道出了家校的矛盾根源吗?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分数教育下的“共性”,不论学生的素质、不管学生的体质,只要“分数”高就是胜利,就是“优生”、就是“王爷”,否则就是“差生”、就是“草寇”。至于,你上了大学干什么工作,对国家贡献,一概不管,我们要的就是升学率。实际上,大学毕业又能如何?到头来毕业了就也同时失业了,不仅专科、本科学历的找不到工作,就是硕士毕业也工作难寻。就其原因,社会不相信学历,只相信能力!
老师通常是以考试的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
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
其实,绝大部分“差生”非常聪明,只是存在一些鲜明个性而已,使得他们不能适应某些老师的授课方式,导致考试“分数”比较难看,被列入“差生”行列。
老师呢?只要孩子有点什么毛病、问题,二话不说,就来个“就地正法”:给政教处汇报、给班主任反映、给父母打电话。尤其是考试分数低,不但训斥孩子,还要斥责其父母。 “好学生”,“差学生”?是老师失职?是父母不管?是孩子无能、笨蛋、愚蠢、智商低?
老师失职了吗?
没有,双休日都在给莘莘学子授课。
父母不管了吗?
没有,什么早教?什么早育?什么要赢在起跑线?什么陪读、陪学、陪吃、陪住?
有的24个小时不都在陪吗?
你能说父母不管、不重视?孩子无能、笨蛋、愚蠢、智商低?
错了!中国孩子的智商全世界最高、孩子最聪明、最勤奋。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中国为什么还有5000多万“差生”挣扎在人生之路的死亡线上。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把“分”看得比天“高”,把“数”看得太“死”,中国众多的像爱迪生、爱因斯坦、毕加索、牛顿、罗丹等这样的“差生”就“死”在“数”的求学之路上。
一句话,对于“数”这个字,我们太较“真”。
曾记得对于“真”字,儒学的创始者孔子,为了“吃饭”,能将其读作“直八”;曾记得对于“三八二十四”这道简单的乘法口诀,为了“生命”,还是这位儒学的创始者孔子,能将其算成“三八二十一”。
难道说孔子不较“真”吗?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老师、社会三方面共同完成的一项壮丽的事业。这是谁都知道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推来推去、推三阻四地不去解决呢?难道说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是外星人?
实践早己证明:只有“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把一个孩子教好、育好。
可是现实呢?
老师抱怨父母没教育好孩子,父母满怨老师没能力教好他们的孩子,而社会又谴责家庭和学校制造出来的成品不合格。说一千道一万,孩子有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怨谁呢?
孩子的考试分数高、成绩好就是好学生的“共性”吗?
谁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如今的家长们只要聚在一起,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抱怨学校、抱怨老师、抱怨教育。”
一位小学生家长说。如果我们“抱怨过来,抱怨过去”,就像这位家长所说“
6年后,我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6年后,我们的家长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很可能是个“差生”?
为什么这么说?
自从我们的教育产业化后,我们的学校就像工厂一样,整个学校的教育开始被“及格率、合格率、优秀率、达标率、上线率”各项考核“共性”教育所左右。并且,喜欢用一把尺子(分数)“共性”来检验产品(学生)的质量。
这一检验不要紧,有5000多万产品(“差生”)不合格,怎么办?很好办,我们还有一转二退两条生产线。“转”就是转学,这一转又一个不要紧,大部分都到社会上;“退”就是劝退,劝你退学、退考没商量,干脆得很、利落的很!
“差生”,为什么成为“差生”?
排除孩子自身个体因素,有些问题很可能出在家庭里、学校里,老师的教育有时候很有问题。
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热情。
再加上那些不负责的家长做帮凶,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慢慢地也就变成了老师眼中所谓的“差生”。
这又是怎么回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虽然面对一代人,实际教育的是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学校有义务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工作,这不可推卸。
可是事实上又怎样呢?
有的老师说:看,这孩子是“我教书几十年,什么样的学生未见过?咋就未见过你家孩子这样调皮捣蛋,你还是把他转到其它学校去,让高明的老师调教吧。”
于是乎,再来个美其名曰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所以说,这孩子是“朽木之材不可雕,由家长好好管教”。
而有的父母说“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有的父母会用这样的托辞,回避教育子女的责任,就像用“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来回避多陪自己的孩子。
家长觉得“交给老师自己最省心”,央求学校给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这样在“踢皮球”中,学生更“困”了,渐渐地连“差生”也不是了,成了社会上地地道道的“流浪狗”。
在每一个“差生”的背后,都有一段被冤屈的历史。也就是说,每个差生都是一个冤假错案。轻视和排挤“差生”,为了统考分数“达标”,不让“差生”参加考试,开学不接受“差生”,或把“差生”美其名曰“附读生”“分数至上”、“高分万岁”、“见分不见人”。
这些是教育“共性”的使然!
这些都是在推卸教育的责任。
这些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矛盾根源所在,为什么?
教育,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空间上讲,是“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活动的结果”,如果任何一“方面”的差错,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从时间上看,是“接力活动”任一“环节”的缺省,那么都会导致失败。
然而,仅仅靠学校里的教师是绝对不够的。
家庭的父母、学生本身及外在社会环境的因素影响。
在教育的环境中父母是处在“园心”位置,即家庭不仅要承担教育的一部份财力,也要承担一部份教学的职责,同时还负责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一定“维护”。因此家庭中父母方面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据新闻媒体报道青少年犯罪案例,大多数是家庭所造成,或许说是百分之百都是家庭的责任。且能够说是第一责任人。我们教育人都非常清楚,其实大多数家庭离异的孩子性格孤僻、怪异、不善言辞、不善交流、独来独往等等。这部份孩子由于从小缺少你爱或母爱,就造成了上述不良的性格。
同时,缺少父母的关爱,行为习惯、生活小习惯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较正常家庭的孩子久缺。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的影响,在引导孩子上,马卡连柯说:“儿童将成为什么样是人,主要由于家长在孩子5岁前把孩子造成什么样。”可以说家庭教育是以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和先导。
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西方有句名言:“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政治家的手里,不如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父母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人类的未来。”这句名言足以说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说,那种“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是家校矛盾的教育,家长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的教育将如何是好?能继续往学校推吗?
众所周知,孩子首当其冲的是家庭教育,第二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就是学校,学校本是学习的地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孩子逐渐完善自己;快乐成长的地方;在学校里,我们的教育者本应当遵循着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因势利导的方针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教育大师孔子的意思。我们做到了吗?
在一所学校里,一个课堂中,“此个人与彼个人相去甚远:有上智,有下愚;有大勇,有小勇;有善弈,有善射。皆以禀性与环境不同,而各成其才。”这是二十世纪初,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先生说的。
面对蒋校长我们该怎么做?只有使学生“亲其师”,才能让“信其道”,作老师的,只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才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如果你和学生站在了对立面上,学生一见你就怕,怎能安心学习,怎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修养呢?恐怕只是“怕其师,厌其道”了、有的则为“仇其师,恨其道”,这样的教育能行吗?
学校教育本是一个面向参差不齐的变化群体,做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注意共性的培养,而且不能忽视个性教育的培养;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百花百色,百人百性”,人各有志,我们如何去教?
想过沒有?学校教育本是一个顺应天性,追求灵性,体验悟性,张扬个性,造就和谐,追求卓越,人人成材的地方。
试问:我们该怎么做到了?
思考过沒有?
这些我们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课题小组进行研究,安排专职教师对我们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学习上的诱导,有的放失进行辅导这部份孩子,并定期为这部份孩子的父母开展一些家庭方面的培训,指导家长如何教育特殊家庭的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一定要从生活、身体、心理、品质和学习上去关心和关注这群特殊的个体。放在第一的是心理和身体,学习最次之。
关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国外的教育家的论述更是一针见血,如意大利近代教育先驱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找到通向文化修养和通向完善的道路呢?还是一切东西都将归于毁灭呢?责任在老师身上,一切决定于老师。”
孙中山为什么这么说“小学老师比总统还伟大”呢?
教育家陶行知回答的好:“全民族和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而“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的手时操着幼年人的命运,同时也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这说明教师的责任重大而神圣、使命艰辛而伟大;振兴中华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使命在于教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讲道: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可见,学校教育在孩子的个性发展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受社会教育的影响。
现在学生在家里很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什么样的问题都是依赖大人解决。现在的社会舆论对教师压力也很大,过去的传统教学似乎都是有弊端的,都是要抛弃的。
反正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真让广大教师觉得伤不起。事实上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时代要求与传统模式相矛盾是导致问题存在的根本。
由此可见,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双方都有共同结合,坚持个性张扬,还是按部就班?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个性张扬和守规矩并不矛盾,养育孩子都不能一刀切,对什么都指标化。
家长从心里与孩子一起“入学”,有什么想法学会要与老师交流,放弃对立,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还是能进行良好沟通的,而不能躲在背后当‘怨妇’、怀疑者、抱怨者。”
因为“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
否则,6年的话很可能收获的是个厌学式的“差生”。
为什么?这是家长“个性化”教育与学校“共性化”的矛盾根源、矛盾使然所致。
所以说,家长个性化般的天问:的的确确道出了目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存在矛盾根源。
2012年11月01日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王灿 谭萍
关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篇
开学一月摧毁6年教育观?家长“天问”凸显教育困境
核心提示
虽然大家明白,《指南》是价值百科导向,是行动纲领,不是筛查优劣的“标尺”,也不是统一训练的“清单”。
但迫于孩子入园难、小学择校等问题的压力,近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十分严重。一些家长也表示,若《指南》一旦成为硬性标准,孩子在个体上的差异又如何来体现?
“开学一月摧毁6年教育观”,“我花6年把女儿培养成‘最好的自己’开学一个月便把这一切摧毁,6年后,我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近日,一位家长的天问式自述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其中控诉的一条“学校整齐划一的要求摧垮个性化教育”引发网友共鸣。
忧虑
统一培养模式,个性无路可走?
近日,有家长在网上贴出自述称,他花六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是“三分教七分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等道理,结果孩子进入小学一个月,家长与孩子的观念就被完全颠覆。
这名叫林爻的家长,写出的《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网帖,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新浪微博上引发热议,并登上热门话题之列。截至10月16日下午4时,讨论人次已达50万次。
孩子,是让其自由发展天性,还是应该有个成长标准?网上的讨论显示,慢慢的变多的家长接受“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理念,一部分人也开始担心统一的发展指南会导致统一的培养模式,“标准作业本”背后是更为恐怖的“标准答案”。
更有家长反应激烈地称,教育部用成人的标准划出框去框孩子,而不是去对教育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教育,本末倒置地给了一个阶梯标准,却没有说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标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儿童成长的问题。
“就算我们家长愿意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可如何确保所有的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容忍我的孩子发展得比别人慢或者与别人不一样,而且不会因此批评孩子?”家住郑州市花园路的刘女士问。
观点
坚持个性张扬,还是按部就班?
“养育孩子不能一刀切,指标化。”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李常建说,关于教育方式的问题,已经呼吁这么多年了,但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的还是整齐划一无差别的教育,让他非常担忧。
一次课堂提问,面对“将来想做什么”的问题时,自己孩子的回答“想当一只小野猫”引起全班哄笑。“老师并没有追问,以为我孩子在捣乱课堂纪律。可孩子回家偷偷告诉我,当一只野猫能够准确的看出究竟谁对他好谁对他坏。”李常建说,如果当时老师能引导式地再问几句,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受挫。“这样教育下,孩子才能养成自主思考能力,也不至于像有的孩子那样一毕业,踏入社会茫然不知所措。”
“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接受教育,入学前以家庭教育为主,入学后,以老师、同伴教育为主。不过,三岁看老,孩子出生之后就进行如此多的教育,从教育心理学来讲,这些教育方式已经在孩子心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刘军的孩子今年8岁,已进入小学。
“孩子自理能力往往比较差,从小在纪律和自我约束方面给予相对严格的要求,会更有利于孩子长大以后的自律和自觉。不过,不能与自由思考能力混为一谈。”他认为,现行的教育确实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国内的中小学教育方式。“我国的教育资源对需接受教育的人口来讲,相对紧缺,无法像西方一样,全面地实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素质教育,但教育效果也是得到了相当的认可。”
老师
个性张扬和守规矩并不矛盾
事实上,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仅与幼儿园有关,也与小学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也指出,小学择校现象和入学考试问题,以及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的问题,都会成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标准作业本”背后的“标准答案”,亦是如此。
对此,老师们怎么看?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马灵君表示,园方会加强对《指南》的学习,也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个性,“比如,我们不会强迫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必须睡午觉,但会告诉他,别人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
郑州市解放路小学的黄婕老师称,她所在的学校新生入学采取的是谈话交流的方式,重点在于了解学生的交往和适应能力,对于“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等智力问题并不过分关注。“在新生入学的前一个月,学校的课程也重在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新的环境中与老师、同学相处。”她说。
此外,黄婕也建议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应该把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大环境的适应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只会听要求的机器人,也不能一味崇尚个性而忽略孩子必须适应社会的详细情况。
其实,在不少老师看来,个性张扬和守规矩并不矛盾。所谓个性,不是培养孩子的特殊性格,为所欲为,而是要把孩子的潜能、天赋的东西开发出来。而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要适应周围的环境,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
家长
与孩子一起“入学”,学会与老师交流
“听一些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的家长讲各种严格的规定,感觉很多体制内的学校对孩子个性的扼杀让我难以接受,可能会考虑让孩子出国学习。”家住郑东新区的一名幼儿园大班女孩的妈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读者李女士则已经在今年的9月,花费重金把女儿送入了某名校的国际部。在接触英语、多元文化的同时,孩子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促使李女士这样选择的根本原因。
而一些家长让孩子接受传统现有的学校教育之外,依然继续深化自己所认可的素质教育方式。
在小学首批10名加入少先队的名单中未出现王先生儿子的名字,怕孩子敏感的心受伤,王先生选择另一种委婉的教育方式:拿着儿子喜欢的偶像出道前“土里土气”的照片和偶像出名之后光鲜靓丽的照片让孩子选择,儿子想都没想,选择了后者。
“对于你来说,之前没有名气的他只是个陌生人,不可能让每个人喜欢,而他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今天的成绩,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王先生希望这点“小伎俩”能“点醒”孩子,让他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位看过林爻网帖的家长也深有感触地回了一封长信,他在信中写道:“我家也有个刚上学1个月的孩子,这些痛苦我也经历过。小学入学,最初不光是孩子有恐惧心理,家长也有。我的信念是与孩子一起‘入学’,家长要学会与老师交流,而不能躲在背后当‘怨妇’、怀疑者、抱怨者。”在他眼中,作业不是累赘,是给家长和孩子交流提供了一次机会。
中国青年报 2012年10月10日
自述
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
在被朝阳染成金色的清晨,三两成群的孩子不断地、在被警戒线隔开的小小通道里或快或慢地向小学校门走去。
在这群孩子中,一个纤细的小女孩的身影一直被我的目光锁定着。背上那个跟她身材相比显得十分巨大的书包,让她不得不用力把身体往前探才能保持平衡。
这个小小的女孩就是我6岁的女儿。
一个月前我坚定地把她送入了小学校门,用每天清晨亲手烹制的早饭、傍晚的第一个微笑作为礼物,庆祝她人生中重要的成长。
然而,随着小学生活的真正开始,我的坚定却变成一天浓似一天的疑虑。
一进校门的下马威
我用了6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任何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
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我的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
几十年前,自己也曾经是一名小学生,知道学校里最大的规矩就是整齐划一,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个社会到处都在张扬个性,依此推断,现在的孩子即使不能张扬,至少也不至于被压抑。
没想到仅准备学具一项,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开学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后,老师给了一份极为详尽的PPT,对买什么样的本、笔、文具袋、文件袋、舞蹈鞋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每一本书、每一个本包什么样的皮,包多厚的皮,名字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写也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那个周末我们奔波在家附近的几个大超市和批发市场里,采购着老师开列的各项用品,一项项地落实。
没想到,很多孩子的用品都不合格,也包括我女儿。
那天回来,女儿着急地怪我:“为啥不给我买一双白色的舞蹈鞋?”
因为女儿一直在学舞蹈,家里有好几双规范的芭蕾舞舞蹈用鞋。怎么会不合格?
女儿说,老师交代了一定要买白色的,前面是宽宽的松紧带而不是细鞋带的。
“又不是上台表演,平时上课用,有必要这么统一吗?”几天的奔波焦躁,让舞蹈鞋成了压垮我的“那根稻草”,“就穿这个,不用非得换。”我生硬地对女儿说。
女儿没出声,我转身一看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脸上写着焦急和恐惧,小声对我说,“有小朋友已经挨批评了。”
我怎么可能让刚刚上学的女儿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受到责备,怎么能让她这么无助?!
我立刻起身带着女儿到老师推荐的商店去买了合乎要求的舞蹈鞋。
女儿的心情平复了,但是我却异常难受,我不停地问自己:是我错了吗?
“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观一开学就碰了壁
我用6年学会了等待,明白了孩子的成长是“三分教七分等”,但是这一个月,我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脚步。
因为明白学龄前的孩子应该以游戏为主,所以,一直坚持没让孩子上能学更多知识的学前班,孩子的小手主要用来使用剪刀等各种工具,她手中的笔也更多是用来画画的,很少写字。
上学了,写字成了必须的一课。知道孩子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孩子写字的时候我会格外用心,我认真观察她,她每写一个字的时候都很努力,一笔一画地、很用力。虽然每一个笔道还歪歪斜斜,因为用力很猛所以页面看起来不干净。看着她这么认真,我知道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
但是,没过两天就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孩子的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
书法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刚上小学不到一周就要求孩子把字写得横平竖直、像模像样,可能吗?孩子不是神童就是得从幼儿园抓起。
看着孩子认真而痛苦的样子,我在想:我所学会的“等待”到底对不对?如果对,为什么给孩子带来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如果不对,那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呢?
“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家长生活
我用了6年试图让女儿明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我也深知,要想让孩子学会尊重首先要对她尊重,不能因为自己是家长就颐指气使,不能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就乱用权威。
但是,经历了这一个月的学生家长生活,却让我不得不忧虑。
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学校在出入校门方面有着极严格的管理,没有特殊的情况,家长很难看到孩子平时在学校的状况,也很难了解老师与孩子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但是我仍然充满疑虑。
从开学起,老师就与家长间创建了短信沟通的渠道。看到老师长长的信息,再看里面详尽的各种要求,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很辛苦,父母两个人管一个孩子都经常会觉得力不从心,更何况一个老师要管理全班40个同学。于是,我在收到信息后会回复老师信息已经收到,并由衷地表示感谢。
没想到,两天之后,老师给所有家长发了一条信息:接到老师的短信通知,不需要回复的不必回复,需要回复的会特殊说明。
接到短信突然一愣,缓过神来再读每天必到的短信,发现老师的短信虽然多以“家长好”开头,以“谢谢合作”结尾,但是通篇看下来基本都是各种命令,比如,“明天必须带……”“今天有孩子本上没有家长签字,请注意”等。
我知道了这是一个只有“下达”没有“上传”的渠道,老师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商讨”只有“服从”的方式。
老师跟家长的沟通尚且如此,对孩子会不同吗?
热爱集体的“小红旗”是家长买的东西换来的
还有一个困惑,我用了6年让孩子明白礼物不是做事的动因,所以,我尽量不把获得礼物作为让孩子做事的交换条件。
但是,这些天女儿已经用“小贴画”成功地换回了两块橡皮,又用几张印着图案的小纸片换回了一块棒棒糖,她还在一个小本子上积攒着另外一堆“小贴画”,据说攒够了10个就能换回更大的礼物。为了让孩子自己在班级墙上“热爱集体”一栏中插上更多的“小红旗”,我们给班里买了绿色植物、餐巾纸,送去了美化墙壁的墙贴、参与本该由学生自己参与的班徽设计……
与现代教育观尖锐对立的教育方法在我女儿入学后都在硬生生地发生着。
再过6年,这所名牌小学能还给我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孩子吗
这些年社会舆论不是一直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吗?可是你去小学里听听课就能发现:下课会有人喊,都去喝水上厕所了,大家听令而出;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回答问题都把手举得一样高;打开书包所有孩子的书皮都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都是2H的,连笔尖都要一样的粗细;连书皮上的名字都要一种式样写在同一方位……
如此的整齐划一,6年后,我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
我一直坚信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我们头脑里的东西强势地倒给孩子,而是唤醒他的灵魂,激发他体内巨大的创造力。
我已经用6年尽力把我身边这个孩子当成一个比我小一号的人,了解她的内心,同时也让她体会我的内心。现在我怀着满腔热情把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送到了学校,我期望学校能比我做得更好,让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沿着她特有的生命轨迹长大、长高。
再过一个6年,我会收获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现在,我有些恐惧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林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