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看到朋友小林的钢琴弹得特别棒,于是就萌发了自己也要学钢琴的想法,于是他就把这个决定告诉了父母,父母看到自家孩子对钢琴有兴趣,并且还主动愿意学习,自然非常的开心,他们忙不迭给小海报了一个钢琴课,可是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小海就厌烦了,认为钢琴太过枯燥。
这样一个时间段他又发现另一位朋友可可的儿童画画得很不错,于是小海又想要学习儿童画,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再也开心不起来了,小海想起一出是一出,一个星期换一个理想,这样下去何时才是一个头呢?
美国管理学家埃德温.洛克指出:有专一的目标,才会有专注行动。要想成功,就得制定一个奋斗目标。但是,目标并不是不切实际地越高越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别人无法模仿的一些优势。只有好好地利用这些特点和优势去制订对自己最合适的高目标和实施目标的步骤,你才可能取得成功。这也是洛克定律的由来。
小孩子的思维比较敏捷,思维跳跃比较大,今天想做钢琴家,明天可能就想做一个画家,后天可能要做一个航海家。如果父母不能引导孩子确定一个目标,孩子最终很可能一事无成。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做一件事。
说到《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大家可能也不陌生,主人公阿甘从小智商就有缺陷,双腿发育也不太正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却成为了橄榄球队的主力队员。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做一件事。
阿甘虽然双腿有问题,但是他很热爱跑步,于是他就一直坚持跑步,坚持锻炼,从来就没想过放弃,最终双腿终于恢复正常,随着后来的不断坚持阿甘的奔跑速度还超越了正常人,就是因为坚持做这一件事,阿甘最终才走向了成功,有时候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所以孩子一会换一个理想,一会换一个目标,并不太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同时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所以家长只需要要求孩子将一件事做好就可以了。
家长该怎么样巧妙利用洛克定律?
1.对孩子因材施教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孩子的个人性格以及能力培养孩子的兴趣。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后发现: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中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于是巴甫洛夫根据这三种特异的差异组合把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分别是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举个例子:抑郁质的孩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性格内向,比较情绪化。这类孩子通常比较喜欢安静氛围,所以这类孩子容易对阅读,写作这类比较安静的工作产生兴趣。所以家长就能够准确的通过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有些家长属于专制型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听家长的话,按照家长安排好的生活去生活,可是孩子内心未必愿意过这种被安排好的生活,哪怕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也未必能够理解家长的苦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势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引导孩子,培养孩子。只要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那么孩子自然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2.经常鼓励赞美孩子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性内心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肯定以及赞美。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效应叫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一种现象。家长经常鼓励孩子有助于增强孩子自信心,让孩子更加有动力,根据马太效应来说孩子也会更容易走向成功。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各位家长的是,鼓励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建议还是不要只采用物质奖励这种方式,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使用。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鼓励方式就是物质奖励,比如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只要你这次考试能考好,我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或者直接简单粗暴地给孩子钱。
一味使用物质奖励会导致孩子的动机发生改变,举个例子,孩子努力的学习,考试成绩优秀一些,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以及自我满足感,如果家长选择用物质奖励孩子,孩子学习动机就变成了钱,假设家长有一天不再给孩子钱,那么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父母对于儿童的行为纠正和强化教育,如果只使用物质奖励,或只使用精神奖励,效果都是有限的,建议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使用。
3.给孩子设立的目标不要太大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位医生,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是医生,这种目标对于孩子来说根本不可能快速实现,所以就需要把这个大目标分化成不同的小目标,如果目标太大,孩子看不到实现的希望,就容易产生绝望心理,所以不容易坚持下去。
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个能够看得见,做得到的小目标,引导孩子不断的前进。
总结:小孩子的思维比较跳跃,经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这种现象很正常,家长要做的就是合理引导孩子,对孩子因材施教,让孩子对某件事情兴趣,然后再制定一个目标,并且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