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仁妈今天推荐一个日本的真人秀节目,很值得一看,它记录了家长们第一次派孩子独自出门的经历。
这个第一次,于孩子而言,充满了未知挑战,却也是成长路上的第一课。于家长而言,充满了忐忑、担忧,却还是要咬着牙,松开手。
节目非常真实、日常,却又着实让人揪心、感动,并深有感触——“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一个小孩子,究竟能有多少潜力,能做出多少超乎我们预期的事情?
最近,看的这部日本亲子综艺,让我备受触动。节目叫《初遣》,自1991年以来就在日本NTV不定期播放,至今已有29个年头。
节目组把镜头对准了一群2~7岁的孩子,会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真实记录他们人生第一次独自出门,去完成任务时所经历的种种。
这些任务看似简单——有的是去离家几百米的超市,买回弟弟要喝的奶粉;有的是绕过几条街,去马路对面的花店为妈妈买花;有的是去小区另一头的面包店,买回爸爸爱吃的肥肠面包……
但是,这一切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并不容易的挑战。他们需要克服父母不在身边时的分离焦虑,克服第一次单独上路时的紧张与忐忑,克服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时的手忙脚乱……
1
面对初遣,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对于任务欣然接受、欢喜雀跃,有的却抗拒而犹豫,甚至哭起了鼻子。
很多孩子都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小女孩浬爱。她在节目中的表现,很像我们身边孩子的真实写照。
浬爱三岁两个月,是个元气小女生。在家排行老二,性格活泼可爱。
她喜欢打扮,很很多漂亮的公主裙。
最近,她仿佛忽然长大了,总是说自己想当姐姐,还会帮爸爸和妈妈干活。
她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
爸爸是北海道渔夫,每天都会在日出前去捕鱼。他工作勤勉努力,是团队中备受期待的年轻领导。
有时候,妈妈也会来帮忙。
他们非常恩爱,不久前刚刚在孩子面前庆祝了结婚纪念日。
当时,浬爱看到后嚷嚷着,也想给妈妈送花。因此在母亲节来临前夕,爸爸决定安排她初遣,任务就跟妈妈的母亲节礼物有关。
没想到,当爸爸告诉浬爱之后,这个小女孩马上拒绝了:“一个人办不到啊。”她甚至还哭鼻子,一脸的不情愿。
爸爸好说歹说,还拿出妈妈做的护身符给浬爱戴上。
一番鼓励之后,浬爱终于答应下来。
她需要去商店买炖菜的材料和菠菜,去花店买康乃馨,然后去蛋糕店把爸爸预定好的蛋糕拿回来。
这么多事情,让浬爱害怕不安。爸爸为了让她打起精神来,往她口袋里塞了很多糖。
并且一直关照叮嘱,让她走路时要看车,注意安全。尽管爸爸也很不放心,但他一直让女儿不要回头,朝前走。
终于,爸爸看不到了。浬爱哇的一声哭出来。她挂着眼泪走着。
终于来到第一个目的地,买好了炖菜材料和生菜。尽管买错了一样,但已经很了不起了。
继续边走边哭,来到花店,替妈妈挑选了橘黄色的康乃馨。
在花店阿姨的帮助下过了马路,来到蛋糕店,顺利取到了蛋糕。
所有任务完成了,浬爱开始了返程。
还是边走边哭,却得到了无数好心的陌生人为她打气加油。
走着走着,转弯就快到家了。爸爸始终在原地等待着。远远的看到爸爸,小丫头彻底大哭起来。
其实爸爸也早已忍不住泪流满面,却忍住了上前接她的步伐。
终于,父女俩紧紧拥抱在一起。浬爱,好孩子,你做到了!
晚些时候,妈妈回来了。她惊喜地看着浬爱的礼物,夸她好棒。哥哥也对她刮目相看。
这一集,看得我又哭又笑。
这个三岁出头的小姑娘,跟所有被爸爸和妈妈宠爱的女儿一样,爱美,爱哭,爱撒娇,又有些胆小怕羞。但她终究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己,完成了姐姐的使命,获得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成长。
2
这部综艺,除了带给我欢乐与感动之外,更多的还有感慨与思考。必须得说,邻国日本的教育理念,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1.孩子的品性应在历练中打磨
日本的教育中,有一股子“狠”劲。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尤其重视孩子的体格锻炼,并且注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
拿体格锻炼来说,日本有许多幼儿园都会推行“裸保育”,在冬天对孩子们进行耐寒训练。
比如不久前,“日本幼儿园不准学生穿衣服”这一新闻甚至上了微博热搜。在日本神奈川县的一家幼儿园,哪怕是在4℃左右的寒冷冬天,孩子们也必须赤裸上身。
尽管这种做法颇具争议,但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日本教育中狼性的一面。
除此之外,让孩子在课堂上练习各种高难度的体能运动也并不少见。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日本莲花幼儿园和藤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天都会爬树、在户外奔跑,哪怕跌倒摔伤,依旧乐在其中。
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增强了体质,磨炼了意志,让他们变得坚韧而顽强。
另一方面,孩子在意识与能力上的独立,则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初遣》中,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人惊叹。有些两岁出头便已经能够自如地穿脱鞋子、拉拉链、整理自己的小背包。
而这一切,离不开父母敢于放手,哪怕心里有再多不舍,也绝不会事事包办。
比如浬爱的爸爸,看到女儿拎着大包小包朝他大哭着走来,自己也忍不住流泪了。但他始终没有走上前帮女儿拿东西,而是一直在原地看着。
再比如3岁6个月的小智咲,答应了爸爸去买章鱼烧食材,却在临到分别时不安地哭起来。
对此,她的爸爸没有妥协,默默为女儿准备好拉杆书包,还有一面过马路用的小旗子,上面写着“谢谢你为我停下来”,始终站在原地等着女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些家长的良苦用心尽在其中。看似狠心,却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不断打磨孩子,使他们变得更独立、自信、强大。
这样的孩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活得很好。
2.爱孩子的本质是平等的联结
《初遣》中的很多细节,都凸显着日本家庭教育中平等的一面。
比如,家长会做的一个很普遍的动作,便是蹲下来与孩子真诚交流。
当孩子想打退堂鼓,希望有父母陪同时,不是生硬拒绝,而是如实向他们解释不能同行的原因;
当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沮丧地哭泣时,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温柔鼓励,给他们打气加油;
当孩子因为买到了东西而开心地等待表扬时,不是冷漠忽视,而是特别真诚地给予他们肯定……
这种亲子关系,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也不是施加压力的权利对抗,而是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他们。
这样的亲子关系是愉悦的。由此,大人将与孩子建立起联结。这是一种大人与孩子之间沟通顺畅、彼此接纳的良性状态。
只有建立着联结,孩子才会获得十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并从内心深处愿意听取大人的建议、乐于合作。
反过来,当我们做法不恰当(比如,冲孩子肆意发火、孩子由此大哭大闹时),与孩子的关系受阻,这种联结便会破坏。联结断裂,则意味着沟通受阻、状态失控。
日本亲子关系中这种紧密的联结,正藏在包括“蹲下来”、“温柔鼓励”、“耐心倾听”这样的细节里。父母时刻接纳着孩子的情绪,说明“我”走向了“你”的内心;“我”了解“你”的感受。
这种状态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也是构建和谐亲子感情的基础。
3
事实上,尽管《初遣》这档综艺对我们启发颇多,但无法复制照搬到真实的生活中。
首先一点便是安全问题。
片中安排的初遣场所,都处于车流量不多的地方;并且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每个孩子的安全,所有环节都安排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在孩子附近。他们有的假扮路人,有的假扮店员,有的假扮环卫工人……始终在暗中保护着孩子。
可拿到真实的情境下,我们要担忧的安全风险隐患有太多: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隐藏在人群中的人贩子,各种对儿童并不友好的购物体验……估计没有一点家长,会放心地让那么小的孩子独自上路。
其次便是观念问题。
美国高中教师David McCullough曾提出过一个概念——Snowplow parenting(扫雪机式家庭教育)。它指的,家长为了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开道,扫清一切可能的障碍,甘愿成为子女的管家与保姆,始终不肯放手的现象。
如果是有这种观念的家长,哪怕所有条件都允许,也不会允许让孩子自己来。尤其是老一辈,事事包办的情况可能会更加普遍。
4
那么,在实际日常里,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呢?
在我看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信任”——要相信孩子,没有我们的帮忙照样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我女儿马上就四岁了。在她上幼儿园之前,吃饭一度是大人喂的。但上小班之后,吃饭、倒水、穿脱衣服和鞋子……很多事情独立完成得相当好。拿幼儿园老师的话讲,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会做,而是家长时时把控着,不给他们自己尝试的机会。
因此,放手的第一步,是在观念上有所转变:我的孩子“能行”,我的孩子“可以”。
当然,光有这样的信念是不够的,还得为孩子创造条件。
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让孩子走向独立的物质保障。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符合孩子的生长特点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
必要的限制,保证安全
充满美感而有秩序
概括来讲,这个环境应该安全可控,契合孩子的生理条件,能激发他们“自己来”的兴致,并能够让他们充分的发挥。
比如,适应孩子身高的毛巾挂钩,小一号的洗漱台和马桶,方便儿童站立的清洗台,放低高度的晾衣架……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便可以引导孩子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做起。这其中,让孩子做家务活是个不错的选择。爸爸和妈妈可以在干活的同时鼓励孩子参与进来。大人以身作则,能为孩子起到榜样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曾经设计过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具体列出了不同年纪孩子可以做的家务活明细。具体来说包括:
2-3岁: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帮忙拿取东西(比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觉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帮忙浇花,喂宠物,去门口取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把餐具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学会准备餐具,饭后把脏的餐具送回厨房,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等。
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将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放手的过程。如何趁早让他们能够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获得独自翱翔的本领?这样的一个问题,伴随着女儿的长大,我始终在思考。
尽管没有一点一种养育模式可以直接照搬,但透过《初遣》这部综艺娱乐节目的镜头,我看到了教育中更多的可能性。
每日话题
你还记得娃的某个第一次吗?
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 END -
作者 |筱恬,一个四岁女孩的妈妈,生物学硕士,职场妈妈,亲子文自由撰稿人;喜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养育日常。
编辑|章鱼妈,一个两岁男孩的妈妈,职场妈妈
热文推荐
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孩子,还在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那一套?这是在破坏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给作者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