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硬核”医生火爆全网,他就是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张文宏被称为“医学界的李佳琪”,也有人称他为“医学界的蔡康永”。他说话耿直,但不令人反感;一针见血,却不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言之有物,让人熨帖;他的话,我们都爱听!
张文宏为我们示范了,怎样说话既能指出问题所在,又让对方乐意接受。他的说话之道非常值得学习,家长们也能从中获益多多。
不少家长抱怨亲子沟通太难,自己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反叛,家长越说孩子越对着干。其实,这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可能是父母的管教方式有问题。父母首先要改变,孩子才有可能改变。
家长不妨多琢磨张文宏的说话方法,多感受他的“漂亮话”背后蕴含的同理心,相信对于亲子沟通会很有帮助。
■尊重对方,别随便说“不”
当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和张文宏说同一件事,你会发现张医生的语言魅力。看几个例子:
张文宏曾在采访中表示:“医护人员和广大老百姓是在一起的,你们闷在家里也是蛮辛苦的。”“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也给你闷死啦。”“现在不单单是医生一个人在战斗,那肯定完蛋。从现在开始任何一个人都是战士,你呆在家里你也是战士。”
同样的意思,心直口快的人可能会这样说:“大家老实呆在家里,不许出门添乱。”
你喜欢听哪一种?
张文宏的话里,看到了普通家庭的价值百科,认可普通家庭做出的贡献,让人感到被尊重,意识到自己也是战“疫”一员,于是更愿意配合执行。而第二种说法,命令式的语气、“不许”式的说法,非常容易引人反感。
在育儿生活中,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很喜欢跟孩子说“不”,“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许干”,这些“不语言”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乃至反叛情绪。如果不说“不语言”,换成正面语言,孩子不听管教的情况很可能马上改观。
举个例子,当家长在家办公时,可能会跟孩子说:“爸爸要工作了,你自己好好待着,不许玩手机,也不许过来捣乱。”这样说话,潜台词就是:孩子经常不好好待着,经常玩手机,经常捣乱,绝对没尊重孩子。孩子听了之后也许会想:“为什么你不能陪我?为什么你能看电脑,我不能看手机?为什么我过去找你怎么就是捣乱了?哼,我偏要看手机,偏要过去找你!”
家长不妨试试用张文宏的说法:“宝贝,你可以在旁边用乐高搭一个城堡,然后把作业写完,爸爸和妈妈也专心工作,咱们一起努力进步,好不好?”这样说,给了孩子明确的任务,让孩子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跟爸爸和妈妈一样有价值百科,效果会好很多。
尊重孩子,比粗暴贬低孩子更有效;引导孩子去做另一件事,比制止孩子做一件事更有效。
前几天,张文宏儿子写给爸爸的信在网上流传:“爸爸,那天我跟妈妈聊天,我说我想快点长大,也能像您一样治病救人,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可妈妈说,我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真的有很多吗?是啊,就像您说的那样,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战士,在家里和病毒战斗。我会戴口罩、勤洗手、锻炼身体、学做家务、不到处乱跑……我现在每天都背一首古诗,等疫情过去了,再见到您,我们还玩飞花令,到时候您肯定比不过我!”
小家伙本来认为自己“现在什么都不能做”,但是妈妈说他“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小家伙一下子就感觉到自己也是一名“战士”,“在家里和病毒战斗”,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百科所在,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不与对方做不公平的比较,而是客观陈述不同之处
记者正常采访张文宏,问:“对于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上海有什么特点?”
张文宏是这样回答的:“我跟你讲,你一定听不懂,因为我们读的书不一样,我讲的每一个汉字你都能听明白,但不会知道是啥意思。”
同样的意思,如果这样说,大家来感受一下:“你不是学医的,我跟你说了你也听不懂。”
后面这种说话方式是拿两个人作比较:我学这个,你没学过,你啥也不懂。拿自己的优势去与对方的劣势做比较,虽然也是事实,但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张文宏没有做比较,他只是客观陈述了不同:我读书你也读书,只是因为我们俩读的内容不一样,所以你听不懂。潜台词是:术业有专攻,你的领域我也听不懂。这就让人非常容易接受。
而在育儿生活中,不少孩子经常会问“十万个为什么”,有些家长或因为不懂,或是不想沟通,就会敷衍孩子:“你这么小,哪儿听得懂?”这就是拿自己的优势与孩子的劣势进行对比:我大你小,所以我懂,你不懂。
家长们不妨学习张文宏的语言艺术,换个方式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复杂,爸爸和妈妈也是学了好多年才知道,所以我们不妨留着这样的一个问题等等看,等你也学了很多知识,自然就知道了。”这样说,既与孩子平等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又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换个方式来表达否定意思,给人以希望
记者曾提问:“这种病有特效药吗?”
如果说大实话,就是:暂时还没有有效药,只能硬扛。
而张文宏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最有效的药物是病人的免疫力,我们医生就是帮所有在我们这里治疗的病人,除了隔离这个病毒以外,最主要是帮病人挺过这两个礼拜。挺过这两个礼拜以后,病人自身的抗体就起来了,他自身对这个病毒就有强大的力量。”
直接回答“没有”是实话,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太考验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而且,虽然没有针对这一病毒的特效药,但医生并不是没有很好的方法应对。张文宏选择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回答问题,既陈述了事实,又给了大家以极大希望,而积极的心态对于战“疫”来说很重要。
遇到答案是“no”的问题时,与其直接回答,不如转换角度,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说话方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能够正常的使用。
举个例子:孩子已经看了半小时动画片了,但是还想看,就问:“妈妈,我还想再看五分钟动画片。”家长如果回答:“不行,今天已经看那么久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连眼睛都不要了?”孩子一听家长拒绝了,还被家长贴上“什么也不会,就会看电视”的负面标签,多半会哭哭唧唧,甚至非要再看一会儿。
这时候,家长不妨试试另一种说法:“电视机开了这么久,它也想要休息啦,要不然容易生病。等电视机休息好了,明天就会放更好看的节目啦!”孩子多半会乖乖听话,关了电视,跟着家长去睡觉。
家长注意,拒绝孩子的时候,不要用"贴标签"的方式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要进行教育,就先把"标签"抛弃。而且,家长控制好自身的情绪,换一种让孩子容易接受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对孩子的情商教育。
■对于原则问题,要坚定执行
张文宏为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是这样说的:“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心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在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时候,张文宏是非常坚定的。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此。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了合理的规则,就一定要执行,父母立场要坚定,以免立场滑落到娇纵宠溺孩子的一面。
举个例子,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练琴半小时。有一天,孩子因为出去玩太累了,就不想弹了,说:“好累好累,没力气弹了。”家长在检查孩子身体无碍的情况下,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累了,但是我们之前就说好了,每天要坚持练琴,否则就会退步。"
家长对待孩子要和善而坚定,和善代表的是爱和自由,坚定代表的是讲规矩,也就是说在给于孩子自由和爱的基础上,也不能过分放纵,否则容易变成“溺爱”。
其实,张文宏会说漂亮话,表面看来是情商高,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共情。在亲子沟通中,也是如此。
每个孩子都具有与大人一样的最基本的需求——被尊重,孩子的特质不同,当你的孩子出现一些貌似是缺点的问题时,家长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而不要用唠叨、催促、威胁、谴责、吼叫的方式迫使孩子服从,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性和自信心,就会一直愿意与家长沟通。
向张文宏学习吧,多用“漂亮话”跟孩子沟通,既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也能让孩子耳濡目染,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