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易武茶马古道遗址 张彤 摄
□ 蒋文中
第十个节点:滇南改土归流和对普洱府区域的开发
清雍正年间,滇南改土归流和对普洱府区域的开发,是普洱茶开展的第十个重要前史节点。
雍正四年(1726年)、五年(1727年),澜沧江以东的景东、景谷很快完结了改土归流后,清廷将普洱区域划归元江府,改为流官制。雍正七年(1729年)七月,云贵总督鄂尔泰宣告建立普洱府,强化对滇南边境当地之操控,以宁洱为府治,置通判分驻思茅。同年,清廷在景洪攸乐山增设“攸乐同知”,驻右营,统兵五百,担任征收茶税等业务。另在勐海、勐遮、易武等地建立“赋税茶务军功司”,专门担任办理当地赋税和茶政方面的业务。至雍正八年(1730年)又在思茅设总茶店,担任办理六大茶山茶叶交易及相关贡茶事宜。经过这一系列办法,完结了对滇南普洱府区域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云南茶业的开展。
清代对滇南普洱府区域的改土归流,从封建王朝的片面目的来说,当然是为了加强操控,但在客观方面,因为打破了各个土司领地的疆界间隔,使各族人民之间的来往增多,民族隔膜相对削弱,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也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合。这一行动不只促进了云南茶叶主产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特别是与华夏先进经济文明的沟通,使普洱茶成了云南西部、南部少数民族区域的社会前史开展的助推器。
第十一个节点:清代六大茶山的鼓起
清代六大茶山的鼓起及其成为普洱茶出产重地,是普洱茶前史开展的第十一个重要节点。
清代普洱茶的主产地是以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为中心,覆盖面涉及云南省澜沧江中下游一带区域。从明代直至民国,因茶叶交易的推进,促进了民族区域经济文明的大开展。六大茶山作为云南茶马古道的源头,也因其在普洱茶出产中的位置而成为澜沧江中下游的一个经济中心,即交易集散地,并对云南的政治、经济、出产、消费、交通、运送形成了较大辐射和影响。
清代,因为六大茶山是茶叶经济和贡茶中心区域,在清廷分外的注重运营下,普洱茶品牌由此鼓起并成为普洱茶出产重地。作为普洱茶最主要的中心产茶区,六大茶山开展进一步走向鼎盛。
关于六大茶山,写得较早且较具体的是清嘉庆四年(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卷之十一·志草木》:“普茶名重于全国,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耑,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购,运于遍地,每盈路,可谓大赋税矣。” 及光绪《普洱府志·卷之十九·食货志六·物资》:“思茅厅采访:茶有六山,倚邦、架布、熠崆、蛮砖、革登、易武”。上述两条史料,地名有些收支,对此,1957年11月至1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安排专业茶叶普查工作队实地普查确定为:盛产普洱茶的六大古茶山坐落云南西双版纳,今六大茶山是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慢撒、蛮砖和革登,这与前史上所称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帮、莽枝、蛮砖、慢撒,略有收支,是因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随莽枝、架布、熠空茶山的逐步阑珊,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古六大茶山除攸乐归于今日的景洪市,其他五大茶山均在今勐腊县境内。
清朝对滇南普洱府区域完结改土归流后,为稳固加强对六大茶山的操控,除在六大茶山之首攸乐山设同知驻军外,还扶持忠于朝廷的土千总曹当斋为六大茶山总管,将六大茶山定为贡茶和官茶采办地,并拟定了严厉的办理条令。在清廷的直接掌控下,六大茶山的茶业经济开展迅速,成为普洱茶的主产区。
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是六大茶山最为鼎盛的时期,茶园超越10万亩,呈现过十多万人入山作茶的茂盛现象,其兴隆、茂盛一向连续至淸未民初,因帝国主义侵略和战役骚动走向式微。能够以为,在我国前史上,整整一个朝代对一个坐落边远地方产茶区的注重莫过于云南的六大茶山年代了。普洱茶从藏在边地人未识到名重全国、誉满四海这段兴起的进程和茶马古道的源头这段厚重的前史,就刻写在六大茶山。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