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素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一旦孩子出现了近视的症状,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近视加重,家长们应该尽早带孩子进行全方位检查,以便纠正与治疗。
一、确诊近视应该去医院还是眼镜店?
儿童视力下降后,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和寻找原因。
儿童的眼睛有很强的调节力,眼镜店内普通的电脑验光所呈现出来的数据,往往与真实的情况相差很大。
因此,需要在医院做专业的检查和处理,如“散瞳”后进行验光。
另外,一些眼镜店验光师未经过眼科专业学习,不能代替专业的眼科医生,且缺乏相关检查设备,难以发现孩子是否有其他病变。
受经营模式影响,多数眼镜店在孩子被测出视力下降后,就会推荐配眼镜,忽略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感受。
盲目不当的配镜后,孩子很容易出现眼痛、眼胀、恶心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加重视疲劳、甚至加剧近视度数的增长,如果瞳距、瞳高测不准,还会造成孩子斜视、弱视等。
因此,孩子出现近视,特别是刚发现视力下降时,最好尽快带着孩子去专业的医院做检查。
经检查确诊为近视,且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视力下降后,可以根据医师的处方在医院或眼镜店配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二、在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在正式检查前,医生都会询问一下孩子的病史,因此家长可以提前回顾一下家族内有无直系亲属有过视力异常的病史,包括近视、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和眼或全身遗传性疾病。
除此之外,还应该回顾孩子是否为早产儿、唐氏综合征患儿等。
在医生询问完病史后,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检查。视力筛査的具体项目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症状和配合程度调整[1]。
验光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验光初始阶段:
通过检影验光或者电脑验光初步获得眼屈光信息,具体如下:
1、基础检查和眼病筛查
首先,眼科医师会检查孩子的视力、眼位以确定是否有斜视,然后会使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眼底镜检查眼底,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眼病造成的视力低下。如孩子之前有眼镜,还会检测旧镜度数。
2、散瞳
使用散瞳药滴眼,通过麻痹睫状肌,让眼睛瞳孔散大,同时主动调节的能力减弱,使验光更为准确,消除人眼主动调节带来的误差。
正确的散瞳本身对眼睛没有危害,家长们不用过度担心。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目前散瞳可分为慢散和快散两种:
· 第一、慢散,也就是慢速散瞳。12 岁以下斜视、弱视儿童验光应该选用 1%阿托品眼用凝胶,至少用药 3 天以后方可验光[2],因此家长需要用医生开出的阿托品眼用凝胶,每天给孩子早中晚三次涂眼,连用 3 天,然后验光。
· 第二、快散,也就是快速散瞳。主要适合 12 岁以上且不伴有内斜视的孩子,因此学期中途,轴性近视诊断成立、需要再次验光的,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可以选用快速散瞳药验光。
验光师会使用 1%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或 0.5%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每 5~10 分钟为孩子滴眼,根据散瞳情况 2~6 次后进行验光[3]。
散瞳后眼睛调节能力低下,而且对光敏感,所以孩子会自述看不清。尤其是看近物时,看不清楚的症状更加明显,这属于正常现象。
一般情况下,使用 0.5%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6~8 小时后,使用 1%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 2~3 天后,使用 1% 阿托品眼用凝胶 3 周后,眼睛散瞳恢复正常。
3、验光阶段
使用电脑验光仪初步检查眼睛屈光情况,然后,需要儿童验光经验丰富的验光师为儿童进行检影验光。
对可以配合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的儿童使用综合验光台,通过主觉验光(通过被检查者戴上矫正镜片后,对矫正视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判断)的标准流程和步骤,获得最佳检验结果。
散瞳后复验:
对儿童的近视第一次配镜、较大度数的散光,一般需要待瞳孔完全恢复后进行散瞳后的复验,以确定最佳验光结果,然后医师会按最佳验光结果开方配镜。
而远视、较小度数散光、内斜视患者一般不需复验,医师会在验光当天开出配镜处方。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三、确诊近视配戴眼镜时,避免配眼镜过程中的“坑”
首先,理性选择防蓝光眼镜。
随着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普及,防蓝光眼镜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理论上对过滤掉有害蓝光有一定作用。
但是其效果目前仍存争议:
· 第一、电子屏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照明产品所发出的蓝光,实际强度要比太阳光中强度小几百倍,如果不是长时间的一直盯着电子屏幕,电子屏幕的蓝光导致眼睛病变的危害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
· 第二、蓝光是组成白光的重要部分,很多时候防蓝光眼镜“一刀切”的做法把所有的蓝光都阻隔掉或者阻隔得太多,会打破色彩平衡,使得视物失真[4]。
当防蓝光眼镜将有益蓝光也过滤时,可能会影响昼夜节律。有不少研究证实,过滤蓝光后,夜间视力会变差。
另外,目前也没有临床数据证明其具有有效改善眼睛酸胀、眼干、视力下降、眼底病变等作用。
· 第三、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中,很多打着防蓝光镜片的旗号产品本身却并不具备相应功能,牺牲了透光率和视觉质量后,可能并不能真正起到防蓝光效果,价格普遍还比较高。
其实,保护眼睛,免受电子视频设备蓝光伤害的最好方法,并不是全靠防蓝光眼镜“一劳永逸”,根本方法还是要学会科学用眼,美国眼科学会推荐使用“20-20-20”法则:即每隔 20 分钟,看至少 20 英尺(约 6 米)外的物体至少 20 秒[5]。
因此,假如没有特殊要求,比如有早期视网膜疾患或高风险的患者等,没有必要一味追求防蓝光眼镜。
如果家长还是希望给孩子配戴防蓝光眼镜,尽量选择正规商家与渠道购买。
一般而言,基防型防蓝光镜片有一定的底色感(实际无底色),容易导致视物失真,而膜防型防蓝镜片没有底色,外观美观,但蓝光阻隔效果不如基防镜片。
因此,日常配戴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膜层反射的膜防镜片,防护专用的话就选择基防型镜片。
另外,理性选择角膜塑形镜。
当孩子角膜状态不好,结膜长期有炎症时,或者孩子泪液分泌很少,干眼症状明显,眼压偏高,甚至患有青光眼、糖尿病等抵抗力下降的慢性疾病时,不建议配戴角膜塑形镜。
已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儿童也应注意:在感冒、发烧、眼红、眼疼、畏光、眼分泌物增多等情况下,要停戴角膜塑形镜。
参考文献:
[1] 娄斌,陈志钓,刘虎.新版美国眼科学会《儿童眼评估临床指南》解读[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27(3).
[2] 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4,2(2).
[3] 李丽红.儿童视光学相关问题讨论(下)[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
[4] 张迎新.防蓝光产品“爆红”后的“冷眼旁观”[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
[5] 梅颖.儿童需要配戴防蓝光眼镜吗?[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9.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