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气候观测场一景 张瑶 摄
中新网长春4月12日电 (记者 郭佳)10年过去了,孙克敏的耳边仍然经常响起摩尔斯电码的“嘀嘀”声。近来,她承受中新网记者正常采访时,将其称之为“永不消逝的电波”。
孙克敏不是电报员,而是一名气候观测员。她作业在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这是世界气候组织确定的“百年气候站”。不过,在气候观测主动化的浪潮下,气候观测员已成为正在消失的作业。
7时15分,孙克敏按时将直径3米的探空气球放飞。它带着探空仪器升空,犹如一个听诊器,从低空逐层扫描至高空,然后取得空中的气候要素值。这是天气预报必备的数据。
20世纪80年代初,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一景 (材料图)。长春市绿园区气候局供图
“曾经探空仪发回的摩尔斯电码需人工听取压、温、湿信号,点入记载纸,再依据修订数据整理成图表,整一个完好的进程高度严重。”孙克敏说,自从2010年开端逐渐完成主动化,这项作业就彻底交给电脑处理了。
1992年,19岁的孙克敏结业后成为了气候观测员。现在,她已是长春市绿园区气候局(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从属该局)观象台台长。
孙克敏说,曾经的气候数据都要人工观测后进行电码翻译,再经过打电报的办法报送到上级部门。每天有24次人工观测使命。“最怕值夜班,又困又怕又不敢睡,彻底是在熬汗水。”
“有一次赶上下大雨,连老鼠都钻出洞了,但是我还得不停地往外跑,确保雨量筒里的水不要溢出来,溢出来降水量就测禁绝了嘛。”孙克敏将头发向上一捋,“一辈子也遇不到几回,但是遇到一次就一辈子忘不掉。”
20世纪90年代,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工作经费不足,为确保百年老站观测数据不断,他们靠租借搁置用房,自建蔬菜大棚,为企业庆典充放氢气球,为电力公司做气候环境评价等办法创收补助经费。
长春市绿园区气候局副局长赵永涛那时20岁出面,参加过建造蔬菜大棚。“那时咱们都是一边观测,一边干活。累不累?苦不苦?必定的。但是不能让百年老站毁在咱们手上。”
孙克敏在观测积雪 (材料图) 谷浩铨 摄
赵永涛说,一个世纪的风雨让这座百年老站积累了很多接连的气候材料,这为研讨吉林省甚至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变迁、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了及其重要的效果,这也是它存在的最大含义。
现在,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承担着多种地基、空基观测使命,是吉林省气候事务最全、观测项目最多、仪器配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强的台站。
本月初,我国地上气候观测完成全面主动化。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则是全国少量几个长时间保存人工观测的台站之一。“这主要是对前史观测办法的一种传承。”赵永涛说。
每天,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气候观测场都有人翻开百叶箱记载气候数据,虽然几米之外,主动观测数据已实时回传。这或许是观天测雨的气候观测员最终的阵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