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心脏是我们身体的核心器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心脏问题的出现也越来越多,而心肌缺血就是其中的一项。那么心肌缺血应该怎么办呢?又应该怎么预防心肌缺血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断剂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秏氧,预防猝死,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
(3)钙离子拮抗剂。
(4)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系统阻断剂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
(6)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单硝酸异山梨脂。
(7)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3.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术,到裸金属支架时代,到现在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时代,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治疗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湿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遗传素质、神经功能和变态反应有关。病儿往往与消化道摄入食物等致敏有关,新生儿则可能因吃奶过敏所引起。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解决办法。
喂奶的母亲吃鱼虾及蛋类也可使孩子发生湿疹。湿疹的外形是很小的斑点状红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常流黄水,可形成水疮,干燥时则结成黄色痂盖。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孩子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疤、脓痂。
孩子长了湿疹怎么办呢?可以在牛奶里少放些糖,把奶多煮一会儿,使蛋白质变性;另外可以适当增加奶糕、豆粉等辅食,减少牛奶量,婴儿湿疹就会减轻。患湿疹的孩子不要用热水或肥皂烫洗,也应避免太阳晒,衣被不可达厚,避免毛线衣等接触皮肤,因为那样会刺激皮肤,加重湿疹。
局部皮肤不要随便上药,应根据不同病期用相应药物,如急性期用2%-4%硼酸水湿敷而后徐氧化锌止痒糊剂;亚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慢性期用0.5%可的松冷霜类药物或糠馏油软膏,涂擦前应先清除鳞屑及结痴。
如患儿极度僵痒影响睡眠,可于临睡前遵照医生嘱咐给孩子吃点镇静利。还要注意不让孩子的手到处乱抓,最好把该干的指甲剪短,或用纱布把小儿手指包起来。湿疹患儿禁种牛痘,以防发生全身性牛痘,须待湿疹痊愈才能接种。
中医称湿疹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环境或日常用品所致。至于“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
一、西医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镇静安定药物等,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口服副作用大,容易继发感染;急性期可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注或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有继发感染着加用抗生素。
2、外用药物治疗:应充分遵循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可和油剂交替使用;亚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涂膜剂等;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做皮内注射。
在西医看来,湿疹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只能用药物控制。所以如何正确运用药物十分重要。患者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擅自用药,尤其是口服激素或局部激素的运用。
4.外科冠脉搭桥术
复杂多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可选择。
心肌缺血的预防
1.饮食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3.适度运动
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
4.病情如有变化
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
5.预防药物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心肌缺血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身体健康问题。而导致心肌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于身体的保健,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