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动脉炎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大动脉炎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大动脉炎的症状是什么呢,大动脉炎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动脉炎诊断标准
(1)发病年龄≤40岁
大动脉炎的发病年龄标准,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在四十岁以下,也就是患者的患有大动脉炎的症状以及体征要四十岁之前发现。
(2)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
活动时一个或多个肢体出现逐渐加重的乏力和肌肉不适,尤以上肢明显。
(3)肱动脉搏动减弱
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
(4)血压差>10mmHg
患者的双侧上肢收缩压差>10mmHg。
(5)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
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闻及杂音。
(6)血管造影异常
主动脉一级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常为局灶或节段性,且不是由动脉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引起。
符合上述6项中的3项者可诊断本病。此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0.5%和97.8%。
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肺动脉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变化的主要分支的狭窄或闭塞的小血管扩张引起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动脉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一般发病在40岁之前,发现一方或双方身体,尤其是左上肢无脉或弱,对收缩压两侧大于1.33kPa(10mmHg),颈部或腹部或背部可闻及血管杂音,不同的受累部位,临床表现不同,常表现为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C发热,在动脉诊断局部疼痛,所以必须他鉴别诊断以下疾病。
1.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FMD)
本病好发于年轻女性,病变大多累及肾动脉远端及其分支,可呈串珠样改变,以右肾动脉受累较多见,主动脉很少受累,上腹部很少听到血管杂音,缺少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
2.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大多数超过50岁,以男性多见,病史较短,无大动脉炎活动的临床表现,血管造影常见合并髂,股动脉及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本病很少累及腹主动脉的主要分支,在我国肾动脉受累较少见,约占肾血管性高血压的5%。
腋下长疙瘩,往往有许多人会因为一些疾病而导致腋下长疙瘩。那腋下长疙瘩是什么原因呢?腋下长疙瘩的时候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腋下长疙瘩是什么原因
说到腋下长疙瘩,其实引起腋下长疙瘩的原因是有许多的。而常见的则有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淋巴肿大、毛囊炎以及副乳腺等。
1、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
位于皮下较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局部皮肤表面可发现小的黑色凹陷,一般无疼痛,发炎时可有红肿及疼痛,治疗主张手术切除。
2、脂肪瘤
位于皮下脂肪层,边界清,质软,无疼痛,一般不会感染,如无生长或疼痛可不处理,如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有效药物控制其生长。
3、肿大的淋巴结
这种多是因为周围组织出现外伤所导致的,如果不疼痛,但是却坚硬的话,则需要注意肿瘤了。
4、副乳腺
部分女性可有副乳腺,表现为边界欠清,质软肿物,双侧多见,部分患者可在月经来潮时出现胀痛是其特点。
5、毛囊炎
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腋下长疙瘩怎么治疗
腋下长疙瘩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而治疗腋下长疙瘩则需要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毛囊炎的治疗方法
1、全身疗法
在皮损广泛而有明显脓头时,应给抗生素治疗。如有条件可送脓液培养,并作药敏试验,这样对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免疫疗法
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用疖病菌苗注射。一般注射后无不良反应,如有发热等不适,不要再增加剂量,必要时可减量或停用。
3.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本病与大动脉炎累及胸降主动脉狭窄所致高血压有时易混淆,前者多见于男性,血管杂音位置较高,限于心前区及肩背部,腹部听不到杂音,全身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造影可见特定部位缩窄,婴儿型位于主动脉峡部,成人型在动脉导管相接处形成限局性狭窄。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为周围血管慢性闭塞性炎变,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和静脉,下肢较常见,好发于年轻男性,多有吸烟史,表现肢体缺血,剧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游走性表浅动脉炎,重度者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等,与大动脉炎的鉴别一般并不困难,但本病形成血栓可波及腹主动脉及肾动脉,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则需结合临床全面分析,必要时行动脉造影加以鉴别。
5.结节性多动脉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发热,血沉快及脉管炎等表现,但主要发生在内脏小动脉,与大动脉炎表现不同。
6.胸廓出口综合征
桡动脉搏动减弱,可随头颈及上肢活动而改变搏动;上肢静脉常出现滞留现象,臂丛神经受压引起神经痛,颈部X线片示颈肋骨畸形。
结语:通过上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大动脉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都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大动脉炎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祝患者早日康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