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再加上快餐行业的发达,很多人吃饭不规律,引发肠胃不适。那么你知道肠胃不适的症状有哪些,平时又如何去预防肠胃不适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师说,肠胃不适患者会出现腹饱胀、头痛、呕恶、厌食;发展成急性胃肠炎者,也有腹部绞痛、发热等表现。
“中医认为是脾胃气血阴阳不足,因而免疫力低下,胃酸分泌不足,各种营养吸收不良,以及肝气犯胃,导致胆汁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返流入胃而损伤胃粘膜。主要症状为上腹饱胀不适、胃隐痛、嗳气、厌食恶心,体重减轻,或伴贫血。”因为慢性胃炎以无形的病因病理为多,中医用补益法和疏肝理气调理法,占有优势。
养胃可以这样做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二、改变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四、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肠胃不适如何调理
1、首先是防寒
包括防止受寒和过度的饮食生冷,防止腹部受凉。胃病患者要根据气温的升降适时增添衣服,加强保暖。夜晚睡眠时要盖好被子,尽可能减少因腹部受凉而 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的机会。
2、重视饮食调养
胃病患者的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不吃过冷、过热、过硬和过于刺激的食物,进食要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并戒烟酒。如服药则要注意服药 方法,防止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 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4、注意劳逸结合
要注意起居有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劳有逸,按时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老年痴呆症在医学上我们称为阿尔兹海默症,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很正常,其实不然,老年痴呆症并不是一种机体自然衰老的表现,而是一种疾病的表现,那么对于老年痴呆症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对于老年痴呆这种疾病我们首先得有个清楚的认识,老年痴呆症一般的治疗方法都是通过药物治疗,以下就是详细介绍。
老年痴呆症常见的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
(1)抗焦虑药
如有焦虑、激越、失眠症状,可考虑用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去甲羟安定)、劳拉西泮(罗拉)和三唑仑(海乐神)。剂量应小且不宜长期应用。警惕过度镇静、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和步态不稳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动有时比服安眠药更有效。同时应及时处理其他可诱发或加剧病人焦虑和失眠的躯体病,如感染、外伤、尿潴留、便秘等。
(2)抗抑郁药
老年痴呆症病人中约20%~50%有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较轻且历时短暂者,应先予劝导、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环境改善即可缓解。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较轻,也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和马普替林。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西汀(优克,百优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复),口服。这类药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环类轻。但氟西汀半衰期长,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可考虑小剂量奋乃静口服。硫利达嗪的体位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副作用较氯丙嗪轻,对老年病人常见的焦虑、激越有帮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但易引起心电图改变,宜监测ECG。氟哌啶醇对镇静和直立性低血压作用较轻,缺点是容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临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等,疗效较好。心血管及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少,适合老年病人。
2.益智药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药
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新药层出不穷,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胆碱能系统阻滞能引起记忆、学习的减退,与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强中枢胆碱能活动,则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能力。
因此,胆碱能系统改变与AD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即所谓的胆碱能假说。拟胆碱治疗目的是促进和维持残存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这类药主要用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
5、加强体育锻炼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能改善肠胃的血液循环,增强肠胃蠕动,提高肠胃抵抗力以及人体对气候由热转凉的适应能力。
6、自我按摩胃腹部
中医认为,经常自我按摩胃腹部,可帮助改善胃功能。
具体方法是: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以胸骨柄剑突下为中心,做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然后同法在神厥穴(即肚脐)周围揉摩各30~50次。此外,揉摩 两腿足三里(左膝盖骨外侧下3寸,胫骨外侧上凹陷处)50~100次。每天早晚两次。
随着按摩的坚持,肠胃部会有反应,或打嗝,或肠鸣,或肛门排气等,这些都是正常的良好的生理反应,是对肠胃刺激调治的结果。
胃部不适按按这处就搞定
中院穴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号称胃的“灵魂腧穴”。
在人体腹部,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有3个穴,分别叫做上、中、下院穴。上、中、下院,表示这几个穴分别处于胃的上、中、下部。
中院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
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胃及十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三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相当于脾胃的卫士。
中脘穴怎么找呢?它就在我们的胸部,从腹部往上摸,会摸到两块骨头,这就是肋骨,顺着这两块骨头往上,会发现它们有一个交点。
这个交点和肚脐正中间(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就是中脘穴。
按摩中脘穴时,将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3一5分钟,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宜每天坚持。
按摩中脘穴时,应注意手掌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要始终紧贴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
小腿肚内侧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因此,按捏此部位,对这3条经络所在的穴位都有一定刺激作用。其中,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按捏此处可治疗胃部疾病。
我们在按捏小腿肚时,用手捏住小腿肚内侧1/3处的肌肉部分,拇指与四指相对,轻轻用力按捏,以出现较强的酸痛为度,酸痛感强,止胃痛的效果就好。
结语: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朋友们可千万不能疏忽大意,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胃,今天给大家讲解了关于肠胃不适,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每一个人都能有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