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患病原因与母乳喂养相关。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于4~7天的新生儿身上,其可在患病第二个月时慢慢消退。虽然病状可随时间消退,且预后状况良好,但是各位年轻父母们还是要非常重视母乳性黄疸。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全面了解下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症状有哪些、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有哪些措施!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分类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玻璃体其实是人体的眼球组织,类似于玻璃,无色透明。玻璃体出血是一种眼部常见的并发症,从而导致视力模糊、眼部组织损坏。那么到底什么是玻璃体出血呢?玻璃体出血的原因是什么?玻璃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其会产生哪些并发症?玻璃体出血的治疗措施又有哪些?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玻璃体出血的原因
玻璃体出血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方面,出血不仅使屈光介质混浊,妨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且能对眼部组织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机体对出血的反应可使血液逐渐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体出血的后果有很大不同,应根据原发伤病、下体出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况及眼部反应的表现等,适时给于恰当的临床处理。
玻璃体出血的病因
任何原因致使视网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组织增生等情况下,玻璃体腔内可出现新生血管。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1.外伤性
在眼外伤中,眼球穿孔伤或眼球钝挫伤都可造成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在角巩膜穿孔伤、巩膜穿孔和眼后节的滞留性异物伤,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率很高。眼球钝挫伤造成的眼球瞬间形变可致视网膜脉络膜破裂而出血;前部玻璃体出血可由睫状体部位损伤所致。这些玻璃体出血的原因比较重要。
2.自发性
自发性玻璃体出血的疾病较多,包括视网膜脉络膜的炎性、变性或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如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老年黄斑变性、眼内肿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玻璃体出血的病例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就是导致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之一。
3.糖尿病患者
在糖尿病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是玻璃体出血的一个先兆,如果不作任何处理,5年内约有27%发生玻璃体出血。因出血引起的视力下降,部分患者不能靠血液自行吸收而恢复。
4.手术性
手术性玻璃出血可见于白内障手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玻璃体手术等。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黄疸渐趋明显,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大多黄疸不再出现,少数黄疸又会重新出现。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有如下特点:
1.黄疸不消退 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 以轻、中度为主(≥342μmol/L),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一般情况好 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μ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诊断】
1.排除病理性黄疸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以确诊母乳性黄疸,主要用排除法,首先排除各种病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疾病进行逐一排除。
2.具有母乳性黄疸特点 黄疸在3~8天出现,且为轻、中度黄疸,停喂母乳后黄疸很快消退,部分患儿再喂母乳后黄疸再现有利于确诊。
该病须与生理性黄疸、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病症相区别。关于治疗措施,主要是鼓励和劝导乳母多次少量哺乳,以减少肠肝循环,严重黄疸时可暂停哺乳48小时,改用奶粉等食物。本病预后良好,只要注意一般护理即可。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1.继续母乳喂养:不主张为诊断而停母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
2.干预措施: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根据情况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预措施。各种干预手段以尽可能不影响母乳喂养为前提,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目前比较公认的干预标准为血清胆红素275~425µ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300~375µmol/L(17.6~22mg/dl)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170µ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µmol/L(15mg/dl)时不需停母乳;>257µmol/L(15mg/dl)时,暂停母乳3天;>42µmol/L(20mg/d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同时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结语: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就会导致胆红素过高,进而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甚至还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所以各位准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母乳性黄疸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