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英国女子安妮特 蒙德(Annette Maunder)因抗癌失败病逝,她临终前希望曾为皇家海军士兵的丈夫为自己举行烟花葬,以这种特别的方式绚烂地结束自己的一生。
据了解,近日,安妮特在经历了持久的抗癌战争后不幸离世,结束了她与丈夫盖瑞 毛得(Gary Maunder)为期13年的婚姻生活。安妮特在临终之前表示希望用烟花葬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为了遵守亡妻的遗言,盖瑞花了250英镑(约合人民币2446元)从英国埃塞斯特郡的天堂之星烟花公司定购了特制烟花,里面放有爱妻火化后的骨灰。
安妮特的追悼仪式日前在普利茅斯的达文波特公园举行。当天晚上,安妮特的家人和朋友与盖瑞一起出席了这次特殊的追悼会。为时两分钟的绚丽烟火将整个追悼会推向高潮。
“以这种方式告别人间,她一定很满意。与她在一起生活的13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她在抗癌之战中失利了,但她拥有了美满的婚姻,她是一位称职的太太。”盖瑞先生说道。
殡仪员海利 佩尔(Hayley Pell)帮忙组织了这次追悼会,他表示,传统的葬礼是一种将家人、朋友集合起来悼念死者的仪式,但盖瑞决定遵守与安妮特的约定,以烟花葬这种特殊的方式与爱妻说再见。对安妮特来说,这是一份合适的礼物,也是一场盛大的告别。
因而想到那位在妻子葬礼上击缶而歌的庄子,“生者,时也;死者,顺也。”或许真正的尊重死者,就应当是这样。遵从他的意愿,并顺其自然。
其实,人死未必非要如秋叶之静美,也可如烟花之绚烂。但在“死者为大”思想比较浓重的中国,这种“挫骨扬灰”的下葬方式恐怕会引发不少的争议。
其实除了“烟花葬”,还有不少你不知道的下葬方式。作为一个向死而生的人,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一些特别的“死法”。
1. 树葬
其实树葬分两种。古代树葬和现代树葬。
古代树葬在中国东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颇为常见。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的稍作改进的方式是将死者陈放于专门制做的棚架上。
现代树葬就比较简单,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这种方式既符合“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纪念树或自然石也可以寄托亲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而且这还是种节约环保的“绿色殡葬”。
2. 冰葬
这是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将死者遗体放置在液态氮气中进行处理,而氮气要进入液体状态需要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在液氮造成的极低温度环境下浸泡,有机组织很快就会脱水,再利用超声波,遗体就会粉末化成为骨灰。
这种方法比传统火葬的效率要高出许多倍,而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而这种条件下产生的骨灰粉末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分解,回归自然界的生态轮回,也能实现亡者落叶归根的愿望。不过它比起传统的火葬,成本要高昂不少。
3. 悬棺
这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一定要说的话,它属于“崖葬”。就是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并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这样人在崖下就可以看见棺木。
悬棺葬比起火葬和土葬,不占用任何土地资源,也不存在污染问题。而且同样也能满足亲人的悼念之情。不过,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古时的贵族中盛行。
4. 塔葬
去过西藏的朋友一定听说这种藏族的葬仪风俗,这个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当高僧或是活佛圆寂后,把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以香料处理,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在布达拉宫内有这类灵塔。少林寺的塔林也是埋葬历代高僧的遗迹。
5. 天葬
上面提到高僧活佛有资格塔葬,而一般的僧人乃至小活佛只能火葬或者就是天葬。
天葬是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由于这个过程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小编就不多介绍。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说了那么多下葬方式,必然有一些你能接受,有一些你不能接受。但说到底无论是何种下葬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一种文化传统的形式,一种死者希望的形式。我们尊重死者的意愿,但同时也应珍惜当下。生前尽责尽孝尽仁尽义,远比死后哭天哭地哭爹哭娘,来得更有价值。生前厚待之,即使身后薄葬之,又何妨?逝者已矣,生者自强,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上演方才是正道,你说呢?